|
別高九萬 / 作者:劉克莊 |
花翁徒步悲詩境,菊磵舂糧哭復齋。
眾客食魚彈鋏去,幾人白馬索車來。
尋思舊事成三嘆,斷送諸賢入三哀。
信矣兩生俱烈士,有金當為筑高臺。
|
|
別高九萬解釋: 詩詞:《別高九萬》
朝代:宋代
作者:劉克莊
花翁徒步悲詩境,
菊磵舂糧哭復齋。
眾客食魚彈鋏去,
幾人白馬索車來。
尋思舊事成三嘆,
斷送諸賢入三哀。
信矣兩生俱烈士,
有金當為筑高臺。
中文譯文:
花翁徒步悲詩境,
在花園中行走,他因詩境而感到悲傷,
菊磵舂糧哭復齋。
他在磨糧的石臼旁哭泣,為了完成齋戒。
眾客食魚彈鋏去,
眾多客人吃魚,擊鼓乘船離去,
幾人白馬索車來。
有幾人騎著白馬,請求乘車而來。
尋思舊事成三嘆,
回憶往事,心中發出三聲嘆息,
斷送諸賢入三哀。
這斷送了許多賢人,使他們陷入了悲哀之中。
信矣兩生俱烈士,
我相信這兩位生命都是烈士,
有金當為筑高臺。
如果有金錢,應該用來筑起高臺。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離別場景,以及作者對時代變遷和人生命運的思考。
詩中的花翁,可能是指一個園藝愛好者,他在花園中漫步,但卻因為詩境而感到悲傷。這種情感可能是對時光流轉和自身境遇的感慨。菊磵舂糧哭復齋,描述了花翁在磨糧的石臼旁哭泣,這可能象征他為了完成齋戒而付出的努力和內心的痛苦。
接下來,詩中出現了眾多客人吃魚,擊鼓乘船離去,以及幾人騎著白馬請求乘車而來的情景。這種對比可能暗示著社會的變遷和人事的更迭,舊人離去,新人到來,人生的起伏和變化。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時代和人生的思考。尋思舊事成三嘆,斷送諸賢入三哀,作者回憶往事,心中發出三聲嘆息,表示對過去的懷念和對優秀人才的流失感到悲傷。信矣兩生俱烈士,有金當為筑高臺,作者相信這兩個生命都是烈士,暗示對英雄的崇敬和對正義的追求。有金錢時應該用來筑起高臺,可能表示金錢應該用于支持正義和高尚的事業。
整首詩以離別為線索,通過描繪離別場景和對時代變遷、人生命運的思考,表達了作者對社會現實和理想的反思,以及對英雄和高尚事業的崇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