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偉叔講通書 / 作者:劉克莊 |
蔣君易學高無助,蔡子重來講杏壇。
絳帆先生移席聽,青衿學士堵墻觀。
舉揚霽月光風易,箋注先天太極難。
穩坐虎皮揮麈毛,豈知春雨客氈寒。
|
|
蔡偉叔講通書解釋: 《蔡偉叔講通書》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劉克莊。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蔣君易學高無助,
蔡子重來講杏壇。
絳帆先生移席聽,
青衿學士堵墻觀。
舉揚霽月光風易,
箋注先天太極難。
穩坐虎皮揮麈毛,
豈知春雨客氈寒。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場學術交流的場景。蔡子是指蔡偉叔,他重新回來講授《杏壇經義》,而蔣君則表示蔣捷,他在學術上曾經有所突破,但現在卻感到無助。絳帆先生和青衿學士是指一些學術界的權威人士,他們聽取蔡偉叔的講述,或者站在墻壁上觀看。
詩詞表達了學術探討的艱難與復雜。詩中提到了舉揚霽月、光風易、箋注先天太極等詞語,暗示了學問的高深難解。穩坐虎皮揮麈毛是指蔡偉叔自信滿滿地坐在虎皮上,揮動麈尾(古代學者用于引起注意的用具),顯示了他對學問的自豪和自信。而最后一句豈知春雨客氈寒則表示即使是這樣的學者,也難免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像春雨滴在氈子上一樣感到寒冷。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寫學術交流的場景,展現了學問的辛苦和復雜性。蔣君易學高無助,蔡子重來講杏壇,表達了學術上的挫折和迷茫。絳帆先生和青衿學士的出現,凸顯了蔡偉叔的學術地位和他對學問的重要性。詩中的舉揚霽月、光風易、箋注先天太極等詞語,展示了學問的深奧和復雜性,強調了學問的重要性和不易探索的特點。
詩中的穩坐虎皮揮麈毛,顯示了蔡偉叔對自己學問的自豪和自信,但最后一句豈知春雨客氈寒,則以春雨滴在氈子上的寒冷比喻,暗示學者在追求學問的過程中也難免受到外界環境的干擾和影響。
整首詩詞通過獨特的場景描寫和比喻手法,傳達了對學問的敬重和對學術探索的艱難。它提醒人們學問的道路并不容易,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不斷的探索,同時也要意識到外界環境的變化和影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