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子巖 / 作者:劉克莊 |
環郭洞府多,所患在卑濕。
斯巖獨虛敞,他境未易及。
穹如層屋構,廣可百客集。
開竇送云出,掃壑延月入。
穴居倘堪謀,徑欲老樵汲。
絕顛尤玲瓏,苔磴不計級。
惜為僧所涴,飛棟緣面岌。
佞佛墮癡想,明鬼趨陋習。
遂令登眺者,欲往足若縶。
何當一燎空,盡見萬仞空。
|
|
佛子巖解釋: 《佛子巖》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劉克莊。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
環郭洞府多,
山洞府舍環繞不斷,
所患在卑濕。
我所擔憂的是低洼潮濕的環境。
斯巖獨虛敞,
這座巖石獨自高遠開闊,
他境未易及。
其他景致無法與之相比。
穹如層屋構,
洞穴的天頂像是疊層的屋檐,
廣可百客集。
寬廣到可以容納百人。
開竇送云出,
洞穴中的窟窿向外釋放云氣,
掃壑延月入。
掃蕩峽谷引入月光。
穴居倘堪謀,
如果能在洞穴中居住,
徑欲老樵汲。
只想過著老年人采柴取水的生活。
絕顛尤玲瓏,
山峰的頂端尤其精巧玲瓏,
苔磴不計級。
苔蘚覆蓋的石級看不出層數。
惜為僧所涴,
可惜被僧人占據著,
飛棟緣面岌。
高懸的梁柱貼著崖壁。
佞佛墮癡想,
狡猾的僧人迷失于妄想,
明鬼趨陋習。
明理的鬼魂追求庸俗的習慣。
遂令登眺者,
使得登高遠眺的人,
欲往足若縶。
渴望前往,卻如置身險境。
何當一燎空,
何時能點燃一炬之火,
盡見萬仞空。
才能看到萬丈深淵的虛空。
《佛子巖》通過描繪一座孤立高遠的巖石洞穴,表達了作者對于自然景觀的贊美和對世俗生活的厭倦。洞穴高遠開闊,景致壯麗,但被僧人占據,使得普通人難以抵達。詩中透露出對僧人的批評,認為他們迷失于妄想和庸俗習慣,與佛教的本質背道而馳。作者渴望解脫出世俗紛擾,追求純粹的自然和心靈的寧靜。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的愿望,希望能點燃一炬之火,洞穴的奇景盡收眼底,進一步超越塵世的束縛。
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寫,展現了作者對于清凈、純粹的追求,同時批判了僧人們的妄想和庸俗習氣。它表達了對世俗生活的厭倦和對自由與超越的向往,呈現了一種超脫塵世的美感和對內心自由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