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漢陽守王中甫 / 作者:劉克莊 |
自辭莫府徑歸耕,同舍分攜闕寄聲。
帳下飛書空有草,軍中上緣獨無名。
山深仆不聞時事,塞近君應得虜情。
聞道漢東堪臥治,訊來依舊說招兵。
|
|
寄漢陽守王中甫解釋: 《寄漢陽守王中甫》是劉克莊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自辭莫府徑歸耕,
同舍分攜闕寄聲。
帳下飛書空有草,
軍中上緣獨無名。
山深仆不聞時事,
塞近君應得虜情。
聞道漢東堪臥治,
訊來依舊說招兵。
詩意:
這首詩詞是劉克莊寫給漢陽守王中甫的寄語。詩人自辭官府的徑路回到田間耕作,與同舍的朋友分別后,將他在京城的消息寄托給守城的王中甫。然而,他發現帳下傳來的急件只是一紙空白,沒有文字;而在軍中,他的名字也未能登上榜單。詩人深居山中,與世隔絕,不知道時事的變遷;而在邊塞附近,主公應該能夠了解到敵情。他聽說漢東地區的治理已經到位,但是收到的消息仍然是招兵買馬的舊話。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詩人自身境遇的描寫,反映了當時官場的腐敗和戰亂的困擾。詩中的詩人劉克莊自愿辭去官職,回到鄉間務農,表達了他對官宦生活的失望和對田園生活的向往。他將自己的心聲寄予同舍的朋友王中甫,希望通過他傳達給漢陽守,以期望有所改變。
然而,詩人發現帳下傳來的飛書卻是空白的,沒有任何文字。這暗示著官場的虛偽和不實,官員們只注重官位的爭奪,而不是真正為民眾做事。而詩人在軍中的名字也未能上榜,顯示出官場的不公和腐敗。
詩人深居山中,與世隔絕,不知道時事的變遷。這可以理解為詩人對政治現實的疏遠和對清靜生活的追求。而塞近君應得虜情,表明邊塞地區的軍事狀況對于國家的安危至關重要,守城的王中甫應該關注敵情的變化。
最后兩句描述了詩人聽說漢東地區的治理已經到位,但是收到的消息仍然是招兵買馬的老調。這反映了當時戰亂頻繁,政府的治理措施并未取得實質性的成果,仍然采取老套的手段應對問題。
總的來說,劉克莊的《寄漢陽守王中甫》通過對詩人個人經歷的描寫,寄托了他對官場腐敗和戰亂困擾的憂慮,并表達了對田園生活和清靜生活的向往。這首詩詞在宋代文學中具有一定的批判意義,反映了時代的社會和政治風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