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盧威仲中書 / 作者:劉克莊 |
艾翁孝廟老詞臣,曾許樗翁接后塵。
想見柳邊飛蓋客,不忘花外小車人。
無斜封出公嚴憚,有賜金揮仆未貧。
聞上三房歸大手,周洪以后欠新綸。
|
|
寄盧威仲中書解釋: 《寄盧威仲中書》是一首宋代劉克莊創作的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艾翁孝廟老詞臣,
曾許樗翁接后塵。
想見柳邊飛蓋客,
不忘花外小車人。
無斜封出公嚴憚,
有賜金揮仆未貧。
聞上三房歸大手,
周洪以后欠新綸。
詩意:
這首詩詞是劉克莊寄給盧威仲中書的作品。詩人自稱是敬愛的孝廟老臣,曾經許下與盧威仲相會的諾言。他期待著能夠在柳樹叢邊看到乘著蓋棺的客人,同時也不會忘記那些乘坐小車的人們。詩中提到了無斜封的事情,指的是官員被封官職時要嚴格審查,以避免任命不當。而詩中也提到了賜金的事情,即受到皇帝的賞賜。詩人聽說上級官員的家族已經歸順了有權勢的人,而周洪則欠缺新綸(指官職)。
賞析:
這首詩詞以寄托情感的方式表達了詩人對盧威仲中書的思念之情。詩人自稱是孝廟老臣,顯示出他對尊重傳統和尊敬長輩的態度。他曾經許下與盧威仲相會的約定,表達了他對友情和約定的重視。詩中的柳邊飛蓋客和花外小車人是詩人對賓客的期待和留戀,同時也表達了他對社交生活和繁華世界的向往。
詩中提到的無斜封和賜金,反映了宋代官員晉升的嚴謹程序和皇帝對功績的獎賞。這些細節描寫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官僚體制和禮制規范,同時也展現了詩人對于官場的感慨和思考。
最后兩句提到了上級官員歸順權貴的情況,以及周洪沒有得到新的官職。這部分內容暗示了當時官場的腐敗和激烈競爭的現象,詩人以此來反映社會的不公和官場的黑暗面。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友情、約定和社會現象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對人情世故和社會變遷的思考,同時也抒發了他對友人的思念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