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題李尚書秀野堂一首 / 作者:劉克莊 |
江上歸來兩鬢絲,倒囊惟剩草堂貲。
云山有態爭呈獻,天海無邊入指麾。
怪石遠從商舶至,名花多自別州移。
寄聲獨樂先生說,世事而今尚可為。
|
|
寄題李尚書秀野堂一首解釋: 《寄題李尚書秀野堂一首》是宋代劉克莊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江上歸來兩鬢絲,
倒囊惟剩草堂貲。
云山有態爭呈獻,
天海無邊入指麾。
怪石遠從商舶至,
名花多自別州移。
寄聲獨樂先生說,
世事而今尚可為。
中文譯文:
從江邊歸來,發絲已有些斑白,
倒空的物袋里只剩下了簡樸的草堂。
云山之間有各自獨特的風姿,爭相展現自己,
遼闊的天海無邊無際,聽命于指揮。
奇特的石頭從遠方的商船運至此地,
有名的花朵多由其他州遷移而來。
寄予聲音,獨樂先生告訴我,
在這個世間,如今仍有可為之事。
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表達了作者對世事的思考和對人生的理解。詩中以自然景物為背景,揭示了云山和天海的壯麗景色,以及怪石和名花的異域風情。通過這些描寫,作者反思了人生的無常和變遷,以及人與自然的關系。
作者通過描述自然景物的變化和遷移,暗喻了人生的變遷和流轉。歸來的江邊讓作者感嘆時光的流逝,他的發絲已有些斑白,而倒空的物袋則象征著物質的消逝。云山和天海的壯麗景色則表達了自然的廣闊和無邊,暗示人類的渺小和自然的無情。
怪石從遠方的商船運至此地,名花也由其他州遷移而來,這揭示了物質和文化的流動性。人生中的變遷和遷移,使得世事多變,但詩中的"世事而今尚可為"表達了作者對現實的樂觀態度,認為盡管世事瞬息萬變,但仍然值得去追求、去實踐。
賞析:
這首詩詞以自然景物為基調,通過對云山、天海、怪石和名花的描繪,表達了人生的無常和流轉,以及對現實的樂觀態度。作者運用景物的變化和遷移,寓意了人生的變遷和物質文化的流動。詩中的"寄題李尚書秀野堂"則顯示了作者將這些思考和感悟寄寓于對李尚書秀野堂的題詞之中。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展現了自然的壯麗和人生的哲理,表達了作者對世事變遷的深沉思考。它讓人們思考自然與人生的關系,以及對現實的態度。通過與自然景物的對話,詩人傳達了對人生無常的認知,同時也表達了對盡管世事瞬息萬變,但仍然值得追求和堅持的樂觀信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