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題心泉 / 作者:劉克莊 |
之子幽棲恨未深,飛泉來處有亭臨。
觚懸木杪猶煩耳,易在床頭且洗心。
夸士十漿須五饋,癡人一帚享千金。
箕山潁水應如故,太息巢由不可尋。
|
|
寄題心泉解釋: 《寄題心泉》是宋代劉克莊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之子幽棲恨未深,
飛泉來處有亭臨。
觚懸木杪猶煩耳,
易在床頭且洗心。
夸士十漿須五饋,
癡人一帚享千金。
箕山潁水應如故,
太息巢由不可尋。
詩意:
這位幽居的詩人,對世事的煩惱還不深刻。他在一個亭子旁邊聽到了飛泉的聲音。高高懸掛的觚在樹梢上,仍然嘈雜地傳入耳中。他決定先洗凈心靈,再去床頭輕松一下。夸夸其談的人需要十種美酒才滿足,而一個無知的人卻只需要一把掃帚就能享受千金之樂。箕山和潁水應該還是如以前一樣美麗宜人,但是太息巢的所在卻再也無法尋找到了。
賞析:
《寄題心泉》是一首以幽居為背景的詩詞。詩人劉克莊在表達自己幽居生活的同時,也通過對比和對照,表達了對社會現實的一種思考和反思。
詩中的"之子幽棲恨未深",表達了詩人對世事的煩惱還不深刻,對社會現實的厭倦和逃避。"飛泉來處有亭臨",描繪了一幅幽靜的景象,與詩人的幽居生活相呼應。
"觚懸木杪猶煩耳,易在床頭且洗心",詩人通過觚在樹梢上懸掛、傳入耳中的嘈雜聲,表達了對社會虛偽和喧囂的不滿,決定先洗凈心靈,才能獲得寧靜。
"夸士十漿須五饋,癡人一帚享千金",通過對比夸夸其談的人和無知的人的生活方式,詩人表達了對人們追求名利和物質的批判,以及對簡樸幸福生活的向往。
最后兩句"箕山潁水應如故,太息巢由不可尋",表達了對故土的思念和對失去的遺憾,太息巢的所在再也無法找到了,詩人對逝去的時光和美好的事物的懷念之情。
整首詩詞以幽靜、清凈的意境為背景,通過對社會現實和個人生活的對比描繪,表達了詩人對社會虛偽和喧囂的不滿,以及對簡樸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對逝去事物的懷念之情。同時,也展現了詩人對自己內心的洗滌和追求真實的渴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