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日次方寺丞韻 / 作者:劉克莊 |
木落山凋水見涯,感時短發半蒼華。
人陪醒大將軍宴,誰管陶潛處士家。
砧動寒衣貧未剪,杯空鄰酒貴難賒。
病身索漠如黃蝶,繞匝籬邊未有花。
|
|
九日次方寺丞韻解釋: 《九日次方寺丞韻》是劉克莊所寫的一首宋代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木落山凋水見涯,
感時短發半蒼華。
人陪醒大將軍宴,
誰管陶潛處士家。
砧動寒衣貧未剪,
杯空鄰酒貴難賒。
病身索漠如黃蝶,
繞匝籬邊未有花。
中文譯文:
秋天樹木凋零山水邊,
感慨時光短暫,短發已半白。
與人們共同陪伴著醒來的大將軍宴會,
誰來關心陶潛(陶淵明)處士的家庭情況。
磨刀聲響在寒冬的衣裳上,貧困使未能剪發,
酒杯空空,鄰居的酒貴得難以支付。
病痛的身軀孤單無依,像一只黃蝶一樣,飄搖不定,
在籬笆邊繞行,尚未看到花開。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描繪秋景為開篇,展現了大自然的凋零景象。作者通過描寫自己的短發已半白,表達了時光流逝的感慨和對光陰易逝的領悟。接下來,詩人以將軍宴會作為背景,暗示了世事繁華、宴會熱鬧的對比。在這種繁華的場合中,作者卻提到了陶潛(陶淵明)處士,暗示了自己的追求和思考與世俗繁華的分離。
接著,詩人以砧聲打比方,揭示了自己貧困的現狀,無力剪發的無奈。空杯的描寫則反映了鄰居酒的昂貴,以及作者支付不起的困境。最后兩句詩以病身索漠如黃蝶的形象,表達了作者身體的孤獨和無助,繞行在籬笆邊,卻未能看到花開的遺憾。
整首詩借景抒發了作者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和對物質貧困、身體疾病的苦悶。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生境遇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內心深處的憂傷和對傳統文人境遇的思考。該詩以簡潔的文字和意境深遠的描寫,展現了宋代文人的獨特情感和對世俗的超越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