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赴省諸友·方云卿昆仲 / 作者:劉克莊 |
先朝取士尚雕蟲,前輩皆因此顯融。
衡鑒集中推范老,混成篇里得沂公。
杏園飲暢鶯聲早,梨嶺飛高雁影同。
歲晚交游各西上,不留一個伴溪翁。
|
|
送赴省諸友·方云卿昆仲解釋: 《送赴省諸友·方云卿昆仲》是劉克莊所寫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曾經的朝代重視以雕蟲小技來選拔官員,前輩們都因此而受到認可。衡鑒集中推崇范仲淹,混成篇里受到沂公的贊揚。在杏園里暢飲時,可以聽到清晨鶯鳥的歌聲;在梨嶺上飛翔的雁影與高飛的雁鳴相似。年事已晚,交游的朋友們都往西方去了,只有我一個人留在這里作伴給山溪老人。
詩意:
這首詩以送別方云卿昆仲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朝代選拔官員方式的嘲諷,以及對前輩范仲淹和沂公的贊美。通過描繪杏園和梨嶺的景色,詩人展現了歲月的流轉和交游之情。最后,作者以自己孤獨留守的形象,表達了對友人離去的遺憾和寂寞。
賞析:
這首詩以對先朝的取士制度進行諷刺的方式開篇,稱其為"雕蟲小技",表達了對這種以瑣事為選拔標準的不滿。然后提到了前輩們因此顯著融入官場的事實,尤其是范仲淹和沂公,他們以自己的才華在文學和政治領域取得了成功。
接下來,詩人通過描繪杏園和梨嶺的景色,展現了自然界的美好和生命的流轉。杏園里的鶯鳥歌聲和梨嶺上飛翔的雁影都是春天的象征,與友人的離別形成了對比,強化了離別的傷感和孤獨感。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的孤獨和遺憾之情。歲晚之時,交游的朋友們紛紛西上,而詩人卻留守在原地,只有山溪老人作為唯一的伴侶。這種孤獨和離別的情感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描寫,使讀者能夠感受到詩人內心的無奈和寂寞。
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人事變遷和友情離別的思考,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和對個人遭遇的表達,展現了宋代社會中士人的境遇和情感體驗,給人以深思和感慨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