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竹溪間道至水南不入城而返小詩問訊 / 作者:劉克莊 |
牛屋方將同扣角,漁磯亦擬共披蓑。
即今耆舊多凋謝,從古文章要琢磨。
一老少曾聞正始,六人五已相元和。
白頭賴有溪翁伴,頗怪高軒不我過。
|
|
竹溪間道至水南不入城而返小詩問訊解釋: 《竹溪間道至水南不入城而返小詩問訊》是劉克莊所作的一首宋代詩詞。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竹溪間道至水南不入城而返小詩問訊。
牛屋方將同扣角,漁磯亦擬共披蓑。
即今耆舊多凋謝,從古文章要琢磨。
一老少曾聞正始,六人五已相元和。
白頭賴有溪翁伴,頗怪高軒不我過。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詩人在竹溪間道行走,卻沒有進入城市,而是返回并寫下這首小詩來詢問消息。詩中表達了作者對現實世界的觀察和對文學藝術的思考。
賞析:
這首詩詞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對牛屋和漁磯的描寫,展現了一種寧靜、樸實的生活態度。牛屋和漁磯都是普通人生活的象征,詩人以此表達了對平凡生活的關注和贊美。
詩的后半部分則轉向對文學的思考。詩人觀察到現在的文人多已經凋謝,但他呼吁讀者要從古代的優秀文章中去汲取靈感和啟示。他提到了曾經聽過正始、元和等時期的老者和年輕人的交流,意味著他們對古代文學的傳承和尊重。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于自己的生活狀態的思考。他感激有一位溪翁陪伴自己,白發蒼蒼的他,卻奇怪高樓大廈并不會超越他。這是對自然生活和樸素智慧的贊美,認為高樓大廈并不能取代真正的內心富足和智慧的積累。
整首詩詞以簡潔、樸素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傳統文化的熱愛,以及對現實世界和人生的思考。通過與自然的親近和對古代文學的崇敬,詩人表達了對真正價值的追求和對尊嚴生活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