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昔 / 作者:劉克莊 |
自昔英豪忌茍同,此身易盡學難窮。
習為聯絕真唐體,講到玄虛有晉風。
蟻子盡云參妙喜,乞兒自許識荊公。
安知斯世無顏閩,到死浮沉里巷中。
|
|
自昔解釋: 《自昔》是宋代劉克莊的一首詩,表達了詩人對自身境遇和理想的思考和反思。以下是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自古以來,英豪們都厭惡茍同,我也不例外。我雖然很難達到他們的境界,但我仍然要努力。我喜歡學習唐詩的聯句,也喜歡研究晉朝的玄學。我認為,就算像螞蟻和云一樣微不足道,也要力爭最好。我自比乞丐,但我卻自認為能夠理解荊公的思想。我不知道這個世界上是否有人會認同我,但我仍然會在這個浮躁的社會中努力前行。
詩意分析:
這首詩可以看作是詩人對自身處境和理想追求的反思和思考。詩人自稱“自昔”,表明自己一直以來都不愿意與眾人茍同。他認為自己的追求和英豪們相同,但卻很難達到他們的境界。盡管如此,他仍然要努力,不斷地學習和探索。詩人在學習和創作上有自己的特點,喜歡唐詩的聯句和晉朝的玄學,這也表現了他對古代文化的熱愛和推崇。詩人自比乞丐,但他認為自己能夠理解荊公的思想,表現出他對自身能力和智慧的自信。最后,詩人表達了自己的疑慮和不安,不知道是否有人能夠認同自己。但他仍然會堅持自己的信念,不被社會的浮躁所動搖。
賞析:
這首詩的語言簡練明了,表達了詩人深深的自省和對自身理想的堅持。詩人通過自比乞丐和荊公,表現了自己對古代文化的欽慕和敬仰。詩人在表達自己的理想和信念時,也表現出了對社會的擔憂和不安。整首詩的主題是追求和自我認知,表現了詩人對自身的要求和對社會的思考,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文化內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