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蟾蜍硯滴 / 作者:劉克莊 |
鑄出爬沙狀,兒童競撫摩。
背如千歲者,腹柰一輪何。
器蛟瓶罌小,功于幾硯多。
所盛涓滴水,后世賴馀波。
|
|
蟾蜍硯滴解釋: 《蟾蜍硯滴》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劉克莊。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中文譯文:
鑄出爬沙狀,
兒童競撫摩。
背如千歲者,
腹柰一輪何。
器蛟瓶罌小,
功于幾硯多。
所盛涓滴水,
后世賴馀波。
詩詞的中文譯文:
用鐵鑄成蟾蜍的形狀,
孩童們爭相撫摩它。
背部看似千年古物,
腹部卻只有一個圓環。
蟾蜍硯器如小蛟龍,
它的作用取決于幾塊硯石。
它所容納的涓滴水,
將流傳到后世。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種硯臺的形狀和用途。詩中的蟾蜍硯器形狀獨特,背部看起來像是經歷了千年歲月,而腹部只有一個圓環。孩童們興致勃勃地觸摸著這個硯臺,體驗著它帶來的神奇之處。
蟾蜍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常被視為祥瑞的象征,被賦予了吉祥、長壽的寓意。這首詩通過描繪蟾蜍硯器的形象,將其與傳統文化的符號相結合,寓意著對長壽和吉祥的追求。
詩人提到了蟾蜍硯器的背部和腹部的差異,暗示了它的不同用途。背部被形容為千年古物,可能是指它的歷史悠久,象征著傳統文化的積淀和底蘊。而腹部只有一個圓環,可能代表著它作為硯臺的容器,引發了讀者對于這個硯臺功能的思考。
詩詞最后一句提到了蟾蜍硯器所盛的涓滴水,稱之為后世賴余波。這句話意味著這滴水的價值和意義不僅僅局限于當下,而是能夠流傳到后世,并帶來影響和啟示。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蟾蜍硯器的形象和作用,通過對形狀和用途的描繪,寄托了對長壽和吉祥的向往,并表達了文化遺產的傳承和影響力的延續。它通過對日常物品的描寫,展示了詩人對生活細節的敏銳觀察和深刻體悟,同時也反映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對吉祥和傳統價值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