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懷晦巖 / 作者:劉克莊 |
免呼鑒義與尚書,師卸金欄我佩魚。
扈豹尾車儂老矣,升獅子座者誰歟。
草鞋曾遍三千界,雪頂今皆八十馀。
臺嶺壺山隔修阻,可無一字問何如。
|
|
懷晦巖解釋: 《懷晦巖》是宋代劉克莊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放下文官的尊號與職位,老師拿下我戴的魚形玉佩。
曾經駕著豹尾車的我,如今已老去,升上獅子座的人是誰呢?
曾經踏遍三千界的草鞋,如今已經年過八十。
臺嶺和壺山隔著修阻之地,我怎能不問一個字的去留如何?
詩意:
《懷晦巖》表達了作者劉克莊對官場生涯的懷疑和對修身養性的追求。詩中,他自謙地放下了文官的尊號,表示不再追求世俗的名利。師傅卸下他佩戴的魚形玉佩,象征著摒棄世俗的虛榮心和權勢的枷鎖。他描述自己曾經駕著豹尾車巡視轄區,但如今已經老去,而升上獅子座的人則是指那些在官場上獲得更高地位的人。他對這些人的身份和地位心生疑問,表達了對權勢游戲的疑慮。
詩詞中提到的草鞋曾經踏遍三千界,雪頂已經年過八十,是指作者經歷了漫長歲月,歷盡艱辛,已經年老體衰。而臺嶺和壺山則象征著官場上的阻礙和困難,作者對這些問題感到困惑,希望能夠找到答案。
賞析:
《懷晦巖》表達了作者對官場生涯的深思和對修身養性的追求。他以自謙的態度將自己與那些追逐權勢的人區別開來,倡導摒棄虛榮和名利的追求,轉而追求內心的寧靜和道德的高尚。詩中的臺嶺和壺山意味著社會的阻礙和困難,作者以追問的方式表達了對于官場權力游戲的疑慮和迷茫。
整首詩以簡潔而質樸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掙扎和對人生價值的思考。他通過詩詞表達了自己對權勢的冷漠和對修身養性的追求,呼喚著讀者反思追逐名利的虛妄和對真正價值的忽視。
《懷晦巖》展示了宋代文人的思想風貌,倡導了一種超越世俗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對后世產生了一定的影響。這首詩詞以其深邃的思想和質樸的表達方式,令人回味無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