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座山 / 作者:劉克莊 |
化盡開山物,惟存窣堵坡。
俗傳潭出雨,僧說火因魔。
舊給唐綾暗,新鐫蔡字訛。
巖前觀蟒石,尤覺可疑多。
|
|
九座山解釋: 《九座山》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劉克莊。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九座山
化盡開山物,惟存窣堵坡。
俗傳潭出雨,僧說火因魔。
舊給唐綾暗,新鐫蔡字訛。
巖前觀蟒石,尤覺可疑多。
譯文:
山上的景物已經被歲月的變遷所消磨,只剩下一座窣堵坡。
俗話說這個潭是雨水形成的,但僧人卻說這里的火是由魔鬼引起的。
古代給予的唐綾早已褪色,新刻的蔡字卻出現了錯誤。
在巖石前觀察到蟒蛇的形狀,讓人感到疑惑重重。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一座山的景物,表達了歲月流轉和現實與傳說之間的矛盾。作者以簡潔的語言,傳達了對自然和人文的觀察和思考。
首先,詩中提到的山已經被歲月所侵蝕,景物的原貌逐漸消失。化盡的意象揭示了時間的無情和變遷的不可逆轉。唯有窣堵坡(山的一部分)幸存下來,似乎是對過去的回憶和留存的象征。
其次,詩中涉及到了傳說和現實之間的對比。俗話傳說這個潭是雨水形成的,但僧人卻給出了不同的解釋,認為這里的火是由魔鬼引起的。這種對立的觀點反映了傳說和現實之間的差異,提醒人們審慎對待傳統的說法和觀念。
進一步,詩中還涉及到了文化和歷史的變遷。唐綾是古代一種名貴的絲織品,但現在已經褪色暗淡。與此同時,新刻的蔡字卻出現了錯誤,可能暗示了文化傳承中的失誤和錯誤。這種對比反映了歷史的沉浮和文化的演變。
最后,詩中提到在巖石前觀察到蟒石,給人以疑惑之感。這種可疑的景象可能象征著現實世界中的疑點和矛盾,使人思考事物的真實性和表象之間的關系。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對山景的描繪,以及對歲月變遷、傳說與現實、文化演變和疑點的思考,表達了作者對人生和世界的深刻思考。同時,簡練而意味深長的詩句也給讀者留下了詩性和思考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