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壬辰春上冢五首·西樓 / 作者:劉克莊 |
溪草林花爭碧紅,傷心黃壤閟芳容。
短松明月易陳跡,斷雨殘云難覓蹤。
伊昔老盆常共酌,即今敗絮倩誰縫。
臼間一斗倉陳粟,薄暮歸來獨自舂。
|
|
壬辰春上冢五首·西樓解釋: 《壬辰春上冢五首·西樓》是劉克莊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溪草林花爭碧紅,
傷心黃壤閟芳容。
短松明月易陳跡,
斷雨殘云難覓蹤。
伊昔老盆常共酌,
即今敗絮倩誰縫。
臼間一斗倉陳粟,
薄暮歸來獨自舂。
譯文:
溪邊的草和林中的花爭相綻放出翠紅的色彩,
傷心的黃土掩埋了芳容。
矮小的松樹下,明亮的月光易于留下痕跡,
雨斷之后,殘留的云彩難以尋覓蹤跡。
從前老盆友常一起飲酒,
如今敗落的棉絮誰還能縫制。
石臼間存放著一斗陳糧,
黃昏時分,獨自回家搖舂。
詩意和賞析:
《壬辰春上冢五首·西樓》描述了春天的景色和人物的變遷,表達了時光的流轉和生命的無常。
詩的開篇以溪草和林花爭艷的景象為引子,描繪了春天的生機勃勃。然而,接著描述黃土掩埋了芳容,表達了歲月的無情和人事的變遷。這里的黃土可以理解為時光的沉淀,它不僅掩埋了美麗的芳容,也代表了人們的悲傷和失落。
接下來的兩句描述了矮小的松樹下明亮的月光易于留下痕跡,以及雨后殘留的云彩難以尋覓蹤跡。這里通過自然景觀的描繪,暗示了人事的變遷和記憶的模糊。明亮的月光易于留下痕跡,暗示過去的美好往事可以被記錄和銘記;而殘留的云彩難以尋覓蹤跡,暗示曾經的快樂和美好往事已經逐漸消逝,難以追尋。
后兩句描述了過去和現在的對比。從前的老朋友常一起共飲,現在卻只剩下敗落的棉絮無人能縫制。這里通過老盆友共飲的情景,表達了對過去友誼和歡樂的懷念,而敗落的棉絮則象征著逝去的時光無法再重現。
最后兩句描述了黃昏時分獨自回家搖舂的情景。這里通過農村的場景,展現了作者的孤獨和辛勞。歸來的路上,作者只有自己一個人,舂谷的聲音在寂靜中回蕩。這里通過對個人境遇的描寫,強化了詩中對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思考。
整首詩以自然景觀和日常生活為線索,通過對景物與人物的描繪,表達了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主題。透過這些描寫,讀者可以感受到歲月的無情和生命的短暫,以及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和對現實的思考。詩中運用了自然景物和日常場景的對比,通過描繪細膩的畫面,傳達了作者對時間流逝和人生變遷的深刻感悟。整首詩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展現了劉克莊獨特的感受力和情感表達能力,具有深遠的詩意和思考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