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巖 / 作者:劉克莊 |
金碧千間盡,惟庵免劫灰。
佛歸何國去,僧自別峰來。
巨石神鞭至,懸崖帝鑿開。
幽尋情未已,木杪夕陽催。
|
|
瑞巖解釋: 《瑞巖》是宋代劉克莊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瑞巖
金碧千間盡,
惟庵免劫灰。
佛歸何國去,
僧自別峰來。
巨石神鞭至,
懸崖帝鑿開。
幽尋情未已,
木杪夕陽催。
中文譯文:
壯麗的山巖
金碧輝煌盡顯,
寺庵避免了劫火的灰燼。
佛陀歸于何國去?
僧人自另一峰而來。
巨石如神鞭般降臨,
懸崖被帝王鑿開。
幽靜的尋覓情感尚未結束,
木杪間夕陽催人歸去。
詩意:
《瑞巖》描繪了一幅山巖的壯麗景象,并蘊含了一種對佛教與宗教信仰的思考。詩人通過對金碧輝煌的山巖描繪,表達了寺庵逃離劫火毀滅的祥瑞之象,傳遞出一種宗教庇佑的意味。詩中提到佛歸何國去,僧自別峰來,暗示佛陀與僧人之間的往來和傳播佛法的情景。最后兩句描述了巨石如神鞭一般降臨并開鑿懸崖的景象,暗示了人力與自然力量的結合,以及人類在追求幽靜和尋覓情感的過程中,時光的流逝與歸去的壓迫感。
賞析:
《瑞巖》以簡練的文字描繪了一幅山巖壯麗景象,通過景物的描繪展示了自然界的壯美和祥瑞。詩中運用對比手法,將金碧輝煌的山巖與庵堂的安寧形成鮮明對比,突顯了寺庵的祥和和宗教庇佑的意味。詩人通過佛教意象的運用,展示了佛陀和僧人的身影,傳達了對佛教和宗教信仰的思考與贊美。最后兩句則以形象生動的方式描繪了巨石的力量和夕陽的催促,以及人類在忙碌與追求中感受到的壓迫感。整首詩詞以平實的語言展示了自然景物與人類情感的交融,呈現(xiàn)出一種深邃而富有哲理的意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