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午窗 / 作者:劉克莊 |
恩賦支離粟一囊,午窗臥看世人忙。
東家學究窮于我,六月褒衣上講堂。
|
|
午窗解釋: 《午窗》是一首宋代劉克莊創作的詩詞。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恩賦支離粟一囊,
午窗臥看世人忙。
東家學究窮于我,
六月褒衣上講堂。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居于午窗之中的學者。詩人自稱被恩賦所困,只能擁有一袋雜糧為生。他躺在午窗之上,觀察著世人的忙碌。他所指的世人,可能是指那些為名利奔忙、為生計勞碌的人們。在這個繁忙的世界中,他卻能夠安靜地觀察和沉思。
詩人提到自己是東家的學究,意味著他是東家的學生,或者是在東家學習的人。然而,他認為自己比東家學究更窮困。這種貧窮可能指的是物質上的匱乏,也可能指的是精神上的孤獨和追求的無法滿足。
詩的最后兩句描述了詩人在六月天穿上褒衣上講堂的情景。六月是酷熱的夏季,而褒衣是一種輕薄的漢服。這里,穿上褒衣上講堂可以被理解為詩人在炎熱的夏天依然堅持學習和教課的決心和努力。
賞析:
《午窗》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學者的境遇和內心感受。詩人通過對比自己的窮困和世人的忙碌,展現了自己的獨特視角和超脫塵世的情懷。
詩人選擇了午窗這個特殊的位置,這個窗戶位于房屋的南側,可以避免直射的陽光,提供了一個安靜的環境。詩人躺在午窗之上,可以觀察外界的繁忙和喧囂,但他自身卻能夠保持內心的寧靜。
詩中的"恩賦支離粟一囊"表達了詩人物質上的貧困,可能是指他沒有得到足夠的賞賜或獎勵。然而,他并沒有因此放棄,而是選擇了用"臥看世人忙"的方式來面對現實。這種觀察和思考的態度,顯示出詩人對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對世俗紛擾的超然態度。
詩的最后兩句"東家學究窮于我,六月褒衣上講堂"展示了詩人對學習和教課的熱愛和執著。盡管他自稱比東家的學究更窮,但他并不放棄自己的學習和教育使命。在炎熱的夏季,他依然堅持穿上薄衣講學,展現出不畏艱辛和對學問的追求。
通過對繁忙世俗和自身境遇的觀察,詩人在《午窗》中表達了對寧靜思考和遠離紛擾的渴望。他通過午窗的視角,展現了一種超越物質貧困和世俗喧囂的內心世界。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傳達了深刻的思考和對學問的執著追求,給人以啟迪和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