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詠瀟湘八景各一首·煙寺晚鐘 / 作者:劉克莊 |
問寺莫知處,躋攀又潮洄。
惟鐘藏不密,日暮過溪來。
|
|
詠瀟湘八景各一首·煙寺晚鐘解釋: 《詠瀟湘八景各一首·煙寺晚鐘》是宋代劉克莊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問寺莫知處,
躋攀又潮洄。
惟鐘藏不密,
日暮過溪來。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瀟湘地區的一處景觀——煙寺晚鐘。作者在這首詩中表達了自己對這個景觀的思考和感慨。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煙寺晚鐘的景象,通過寥寥數語傳遞出濃郁的意境。下面逐句進行賞析:
-"問寺莫知處":詩的開頭,意味著作者對煙寺的位置和所在地的迷惑。作者似乎對這座寺廟的具體位置并不了解,或者是想表達出煙霧彌漫的寺廟難以尋找的感覺。
-"躋攀又潮洄":描繪了作者在攀登途中遭遇的困難和艱險。這里使用了"躋攀"和"潮洄"兩個詞,前者表示攀登的艱辛,后者表示河流的湍急流動。通過這樣的描寫,使讀者感受到作者攀登途中的掙扎和尋找的艱難。
-"惟鐘藏不密":這一句描述了在寺廟中的鐘聲。詩中的"鐘"被用作隱喻,代表著時間的流逝和人們對于生活的思考。"鐘藏不密"意味著鐘聲傳遍了整個山谷,沒有被寺廟的墻壁所阻擋,使得人們能夠感受到鐘聲的回響。這里可以理解為作者希望自己的思考和感悟能夠傳達給更多的人。
-"日暮過溪來":這一句描繪了夕陽下作者經過溪流回來的情景。詩人在傍晚時分穿過溪流返回,溪水在夕陽的映照下閃爍,給人一種寧靜、溫暖的感覺。整首詩以這句作為結尾,使得整體氛圍更加沉靜、閉合。
總體而言,這首詩通過對瀟湘地區一處景觀的描繪,傳達了作者對于時間流逝和生活思考的感慨。作者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營造出一種寂靜、迷離的氛圍,給讀者留下深思與遐想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