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悠然亭 / 作者:劉克莊 |
每到闌干畔,徘徊暮始還。
為憐臨水寺,盡見隔城山。
墻繚青苔里,舟藏綠陰間。
松扉宜步月,只是限重關。
|
|
悠然亭解釋: 詩詞:《悠然亭》
朝代:宋代
作者:劉克莊
每到闌干畔,徘徊暮始還。
為憐臨水寺,盡見隔城山。
墻繚青苔里,舟藏綠陰間。
松扉宜步月,只是限重關。
中文譯文:
每當到達闌干畔,徘徊于傍晚時分才歸。
心生憐憫臨水的寺廟,盡能看到隔離的城山。
墻上纏繞著青苔,船隱匿在綠蔭之間。
松樹的門應當步入月光,只是受到了嚴格的限制。
詩意:
《悠然亭》是一首宋代劉克莊的詩詞,以自然景物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山水的喜愛和對寧靜、自由的向往之情。詩人描述了自己每每到達闌干畔時,都會在傍晚時分徘徊猶豫才回家。他看到了臨水的寺廟和隔離的城山,感到對這些景物的憐愛之情。在墻上青苔的環繞下,船隱匿在綠蔭之間,給人一種寧靜、隱秘的感覺。詩人認為,這里的松樹門應該迎接月光的步入,但卻受到了限制和束縛。
賞析:
《悠然亭》以簡潔、自然的語言描繪了一幅富有意境的山水畫面。詩中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對自由、寧靜生活的向往。詩中的悠然亭成為詩人心靈的歸宿,而臨水的寺廟、隔城的山和船隱匿的綠蔭則象征了一種遠離塵囂、追求寧靜的心境。詩人希望這里的松樹門可以迎接月光的步入,表達了對自由的渴望,然而,限制和束縛卻將這種自由感受禁錮其中。
整首詩詞以簡潔、凝練的語言描繪了自然的美景,通過景物的描寫抒發了詩人對自由、寧靜生活的向往和對束縛的反思。它讓讀者感受到了自然景物的美麗與寧靜,也引發了對自由、束縛的深思。這首詩詞通過景物的對比和詩人的感受,營造出了一種深邃的意境,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