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雜詠一百首·沮溺 / 作者:劉克莊 |
皇皇問津者,藐藐耦耕人。
不識吾夫子,寧非古逸民。
|
|
雜詠一百首·沮溺解釋: 《雜詠一百首·沮溺》是宋代劉克莊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皇皇問津者,
藐藐耦耕人。
不識吾夫子,
寧非古逸民。
詩意:
這首詩以一種對比的方式表達了作者對現實社會和古代智者的思考和感慨。詩中描繪了兩個群體:皇皇問津者和藐藐耦耕人。皇皇問津者指的是那些追逐權力和地位的人,他們追求榮華富貴,渴望得到皇帝的青睞。而藐藐耦耕人則是指普通的農民,他們默默耕耘,過著平凡的生活。
作者通過對比,表達了他對這兩個群體的看法。在第三句中,作者說自己不認識"吾夫子",也就是指古代的智者、圣賢,暗示著他與皇帝和追逐權力的人群沒有直接聯系。然后,在最后一句中,作者提出了一個反問:難道他不正是古代的逸民嗎?逸民指的是那些遠離塵囂,追求自由和心靈自在的人。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比的手法,反映了作者對現實社會和追逐權力的人的冷嘲熱諷。作者以皇帝和耕民作為代表,揭示了現實社會中權力和地位的追逐對人們的困擾和迷失。與此同時,作者表達了自己對古代智者的向往和崇敬,暗示了他對自由與心靈追求的渴望。
詩中運用了簡潔明了的語言,通過對比的手法加深了詩意的表達。作者用"皇皇"和"藐藐"來形容兩個群體,形成鮮明的對比。整首詩表達了作者對現實社會的冷嘲熱諷,同時也表現了他對古代智者的向往和對自由的思考。
這首詩詞通過對現實和理想的對比,引發讀者對社會現象和個人追求的思考。它反映了作者的獨立思考和對自由人格的追求,具有一定的批判意味,同時也展現了作者對古代智者的推崇和對自然生活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