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雜詠一百首·盧杞 / 作者:劉克莊 |
僭偽蟠宮闕,忠賢血賊庭。
相君無喜慍,面色只藍青。
|
|
雜詠一百首·盧杞解釋: 《雜詠一百首·盧杞》是宋代劉克莊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僭偽蟠宮闕,
忠賢血賊庭。
相君無喜慍,
面色只藍青。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充滿欺詐和背叛的政治環(huán)境。通過描寫蟠宮闕(指皇宮)的虛偽和由忠賢之輩組成的血腥叛亂的庭院,詩人表達了對當時政治腐敗和混亂的不滿和悲憤。詩中還提到了一個相君(指君主)沒有喜怒之色,只有蒼白的面色,這也暗示了詩人對統(tǒng)治者的懷疑和失望。
賞析:
這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和意象傳達了作者對當時政治局勢的批評。通過形象的描述,詩人將皇宮描繪成虛偽的場所,表達了他對統(tǒng)治者的不信任和對權(quán)力腐敗的憤怒。忠賢血賊庭的描繪更是將政治背叛的殘酷和血腥暴行展現(xiàn)出來,給人以深深的觸動。最后一句中的相君沒有喜怒之色,面色只有藍青,傳達了統(tǒng)治者冷漠無情的形象,也表達了詩人對統(tǒng)治者無動于衷的失望和絕望。
這首詩詞通過對政治環(huán)境的揭示,批判了當時的混亂和腐敗,展現(xiàn)了作者對社會的關(guān)注和對正義的追求。它以簡潔而有力的語言展現(xiàn)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同時也反映了當時社會的一種普遍心態(tài)。通過閱讀和欣賞這首詩詞,我們可以更好地了解宋代社會的政治風貌,并思考政治腐敗對人民和社會的影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