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贈四明余天與 / 作者:劉克莊 |
七聚惟莆最僻窮,四明狂客此飄蓬。
圣門性命言猶罕,俚俗支干說未通。
子術縱高于季主,吾年已老申公。
貧家無處撰車馬,草草搜詩亦欠工。
|
|
贈四明余天與解釋: 《贈四明余天與》是宋代劉克莊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七聚惟莆最僻窮,
四明狂客此飄蓬。
圣門性命言猶罕,
俚俗支干說未通。
子術縱高于季主,
吾年已老申公。
貧家無處撰車馬,
草草搜詩亦欠工。
詩意:
這首詩詞是劉克莊向四明的余天與贈詩,描述了余天與的貧困和他在文學上的追求。詩中表達了作者對余天與的敬意和同情,同時也暗示了自己在文學創作方面的困境和無奈。
賞析:
首句“七聚惟莆最僻窮”,描繪了余天與所處的地方非常貧窮和偏僻,這里的“七聚”指的是指莆田七縣,暗示了余天與所處的境況非常艱難。接著,“四明狂客此飄蓬”表達了余天與作為一個狂放不羈的文人,漂泊無定的生活狀態。
下一句“圣門性命言猶罕”,指的是文壇上有價值的作品很少,文人們很難在正統文學領域中獲得認可和成功。而“俚俗支干說未通”則暗示了俗世之間的瑣事和紛爭使得文人們的聲音難以傳達和被理解。
接下來的兩句“子術縱高于季主,吾年已老申公”,作者將自己和余天與進行對比。余天與的才華超過了當時的時代領袖季主,而作者劉克莊則感慨自己的年華已逝,與申公(指申請)的年紀相仿,暗示了自己在文學創作上的困境和無奈。
最后兩句“貧家無處撰車馬,草草搜詩亦欠工”,表達了作者在經濟上的拮據和生活條件的困苦。他無法擁有車馬,甚至在創作詩詞時也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只能匆匆忙忙地尋找靈感,導致創作水平受到影響。
總體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述余天與的貧困和作者自身的困境,表達了對余天與的敬佩和同情,同時也抒發了作者對自身創作困境的感慨。這首詩詞揭示了宋代文人的生活狀態和文學創作的困境,具有一定的社會批判意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