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贈鐘主簿父子 / 作者:劉克莊 |
旗鈴接跡向西馳,丹桂靈椿并一時。
競說郎君能跨灶,頓令老子欲苔兒。
妙年不患錐無穎,前輩曾言木就規。
相國晏公元楚產,何須千里遠求師。
|
|
贈鐘主簿父子解釋: 《贈鐘主簿父子》是宋代劉克莊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旗鈴接跡向西馳,
丹桂靈椿并一時。
競說郎君能跨灶,
頓令老子欲苔兒。
妙年不患錐無穎,
前輩曾言木就規。
相國晏公元楚產,
何須千里遠求師。
詩意:
這首詩詞贈送給鐘主簿父子,表達了對他們的贊美和敬意。詩人用一系列的意象和比喻,贊美了父子二人的才華和品德,同時也表達了對他們的敬佩和景仰之情。
賞析:
這首詩詞以儒家思想為基礎,通過對鐘主簿父子的贊美,展示了作者對于道德品質和人才的崇尚。以下是對每個句子的詳細解析:
1."旗鈴接跡向西馳":旗鈴指的是徽章,接跡指的是繼承家族的事業。整句意味著父子二人在事業上不斷向前發展,追求卓越。
2."丹桂靈椿并一時":丹桂和靈椿都是古代傳統的美德象征,意味著父子二人的品德高尚,在同一時代受到贊譽。
3."競說郎君能跨灶":跨灶指的是父子二人都有出色的才能,可以獨當一面,不需要對方的幫助。
4."頓令老子欲苔兒":意味著父親被兒子的才能所折服,對他的成就感到自豪。
5."妙年不患錐無穎":妙年指的是年輕時充滿才華的時期,錐無穎表示沒有銳利的才智。整句意味著父子二人在年輕時期就展現出了出眾的才能,不用擔心才智不足。
6."前輩曾言木就規":前輩曾經說過,木指的是樹木,規指的是尺度和準則。這句話表明前輩們曾經告誡過作者,要像樹木一樣遵循準則和規范。
7."相國晏公元楚產":相國指的是高官職位,晏公指的是晏嬰,元楚產指的是晏嬰來自楚國。整句意味著晏嬰作為相國出身于楚國,擁有卓越的才能和聲望。
8."何須千里遠求師":意味著父子二人具備了足夠的才能和素養,不需要遠赴他鄉尋求名師指教。
整首詩詞通過對父子二人的贊美,展示了作者對德才兼備的人的敬仰和崇尚。同時,強調了道德準則和規范的重要性,表達了對前輩智者的教誨的尊重和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