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雜詠一百首·管輅 / 作者:劉克莊 |
平叔知幾語,疑于易學通。
歲朝不相見,隔日問三公。
|
|
雜詠一百首·管輅解釋: 《雜詠一百首·管輅》是宋代詩人劉克莊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平叔知幾語,疑于易學通。
歲朝不相見,隔日問三公。
詩意:
這首詩詞以一種調侃的口吻,描述了一個人在學習易經(易學)的過程中的困惑和疑惑,并以此來表達對于人生的思考和對人際關系的觀察。
賞析:
這首詩詞運用了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通過對一個人的學習經歷和與他人的交往的描寫,傳達了作者對于人生的一些思考。
首先,“平叔知幾語,疑于易學通。”這兩句詩描寫了主人公平叔在學習易經的過程中的困惑。易經是中國古代的一部重要哲學著作,其中包含著豐富的哲學思想和預測未來的方法。平叔對于易學的理解產生了疑問,他開始懷疑自己是否真正理解了易學的精髓。
接下來,“歲朝不相見,隔日問三公。”這兩句詩描述了平叔與三公之間的關系。三公是指當時的高級官員,代表了權力和智慧。然而,盡管平叔期待與三公交流,但由于各自的忙碌和繁忙的日程安排,他們很少有機會見面。平叔只能等到隔天才能向三公請教問題。
整首詩以幽默的方式描繪了一個人在學習和人際交往中的困惑和無奈。作者通過這種描寫,表達了對于人生的思考,暗示了人們在追求知識和與他人交流時所面臨的種種困難和挑戰。這種詼諧幽默的表達方式,使得這首詩詞更加生動有趣,也更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
總之,《雜詠一百首·管輅》這首詩詞通過對一個人學習和人際交往經歷的描寫,傳達了對人生和知識追求的思考。它以幽默的語言展示了人們在面對困惑和無奈時的態度,給人以啟示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