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雜詠一百首·韓非 / 作者:劉克莊 |
韓子流于慘,聃書妙造微。
百年同一傳,誰是復誰非。
|
|
雜詠一百首·韓非解釋: 詩詞:《雜詠一百首·韓非》
朝代:宋代
作者:劉克莊
韓子流于慘,
聃書妙造微。
百年同一傳,
誰是復誰非。
中文譯文:
韓非陷入了困境,
聃書卻構思巧妙微妙。
百年以來傳世相傳,
誰是重生者,誰是非韓的。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劉克莊所作,被收錄于《雜詠一百首》之中,題為《韓非》。韓非指的是戰國時期的韓非子,而聃書則指的是老子的《道德經》。詩中以對比的形式,表達了對韓非子和老子思想的評價。
首先,詩中提到韓非流于慘,暗指韓非子的悲慘遭遇。韓非子是戰國時期韓國的宰相,他提出了一系列刑法和治國策略,但最終卻遭到了韓國的誣陷和流放,以致于他的思想和學說無法廣泛傳播。這里的"流于慘"表達了對韓非子遭遇的同情和無奈。
而對比的另一方面,詩中提到了聃書的妙造微。聃書指的是老子的《道德經》,老子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之一,他的思想強調無為而治、返璞歸真。"聃書妙造微"暗示了老子的思想構思精巧微妙,給人以啟迪和思考。
最后兩句"百年同一傳,誰是復誰非"表達了對韓非子和老子思想的爭議與評判。"百年同一傳"指的是韓非子和老子的思想都在歷代流傳,但"誰是復誰非"則暗示了對兩者哪一種思想更為重要和正確的質疑。這句話也可以理解為對不同思想流派之間的辯論和爭鳴的提醒。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韓非子和老子思想的對比,折射出對不同思想流派的思考和質疑。同時,詩中還透露出對韓非子遭遇的同情和對老子思想的贊賞。這種對思想的思索和評判,展示了宋代士人對于歷史思想的深入思考和獨立見解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