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雜詠一百首·京房 / 作者:劉克莊 |
元帝何曾諭,京生自此疏。
區區推卦氣,欲撼石中書。
|
|
雜詠一百首·京房解釋: 《雜詠一百首·京房》是宋代劉克莊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元帝何曾諭,
京生自此疏。
區區推卦氣,
欲撼石中書。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個京房(指宮廷)中的場景,反映了宮廷政治和權力斗爭的現實。詩中提及的元帝,指的是宋理宗趙昀(在位1127年-1162年),而京生則指的是宮廷中的官員。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力量的語言,傳達了作者對宮廷政治的觀察和對權力斗爭的思考。詩中使用了一系列象征性的意象,表達了作者對宮廷內部政治斗爭的不滿和憂慮。
首先,詩中提到了元帝,暗示了皇帝的權威和統治。然而,詩人提問道:“元帝何曾諭”,意味著皇帝并沒有給予明確的指示或命令。這暗示了宮廷中的政治虛弱和混亂。
其次,詩中的“京生”指的是宮廷中的官員。詩人用“自此疏”來形容京生,意味著他們變得疏遠、冷漠或被忽視。這可能是因為權力斗爭和政治派系導致了官員之間的隔閡和疏離感。
接著,詩人用“區區推卦氣”來形容京生。這里的“推卦”指的是推測和猜測,而“氣”則指的是言辭和氛圍。詩人暗示了京生們在權力斗爭中爭相推測和揣測對手的意圖,以獲取更多的政治利益。
最后一句“欲撼石中書”,表達了京生們試圖撼動權力核心的愿望。這里的“石中書”指的是皇帝的諭旨和政令,象征著權力的中心和核心。然而,詩人用“欲”來強調京生們對權力的企圖,暗示他們在權謀中的無力和困境。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展現了宋代宮廷政治的現實和詩人對權力斗爭的觀察。通過描繪皇帝的虛弱和官員之間的隔閡,詩人傳達了對政治腐敗和權謀斗爭的憂慮和不滿。這首詩詞具有深刻的政治意味,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動蕩和不穩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