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雜詠一百首·陶隱居 / 作者:劉克莊 |
方差能臘腹,學誤至漸襟。
幸有經文在,休于注腳尋。
|
|
雜詠一百首·陶隱居解釋: 《雜詠一百首·陶隱居》是宋代詩人劉克莊的作品。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方差能臘腹,學誤至漸襟。
幸有經文在,休于注腳尋。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學問的思考和對傳統經典的敬重之情。作者以陶隱居為主題,通過對自身的反思,表達了對學習的認識和態度。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學問的理解和態度。下面逐句進行賞析:
1.方差能臘腹:方差是指在統計學中用來度量一組數據的離散程度的指標。這里作者將方差比喻為能夠滿足內心需求的"臘腹",意味著通過學問可以滿足人的精神需求。
2.學誤至漸襟:學習的過程中會有一些錯誤和迷惑,作者通過"誤"字表達了這種情況。"漸襟"指的是學問日益增長的過程,作者認為經歷過錯誤和迷惑的學習過程可以使人的學問更加深厚。
3.幸有經文在,休于注腳尋:作者表示慶幸自己有經典的經文作為依據,不再需要一味地追求注腳的解釋。這里的"注腳"指的是對經文的注解和解釋,作者認為經文本身已經足夠有價值,不需要過多地依賴注解來理解。
整首詩詞通過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學問的看法。作者認為學問能夠滿足人的內心需求,學習的過程中雖然會遇到錯誤和迷惑,但這些經歷可以使學問更加深厚。最后,作者強調了經典經文的價值,認為注解并不是理解經文的唯一途徑,經文本身已經足夠有價值。整首詩詞體現了作者對學問的敬重和對經典的推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