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雜詠一百首·巷伯 / 作者:劉克莊 |
哆侈何其甚,憂傷只自知。
雖經夫子筆,不廢寺人詩。
|
|
雜詠一百首·巷伯解釋: 《雜詠一百首·巷伯》是宋代劉克莊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哆侈何其甚,
憂傷只自知。
雖經夫子筆,
不廢寺人詩。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名叫巷伯的人物,他生活的奢侈程度何其之高,但他內心的憂傷只有他自己知道。盡管他的行為與孔子的教誨相悖,但他并沒有因此放棄寫詩,他仍然保持著自己的詩人身份。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巷伯的描繪,表達了一種矛盾的情感。巷伯過著奢侈的生活,他的奢侈行為與他內心的憂傷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種對比凸顯了他內心的痛苦和孤獨感,他的憂傷只有他自己能夠理解和承受。
詩中提到了"夫子",指的是孔子,孔子被尊奉為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和圣人。作者通過提到孔子的筆,暗示了巷伯與儒家的價值觀之間的沖突。儒家強調節儉、謙虛、忠誠等美德,而巷伯的奢侈生活與這些價值觀相悖。然而,盡管他的行為被視為不符合儒家的教誨,但他并沒有放棄自己的詩人身份,仍然堅持寫詩。
這首詩詞通過對巷伯的形象塑造,反映了人性的復雜性和內心的矛盾。它提醒人們不要輕易對他人下定論,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和內心世界。巷伯的存在也呼應了宋代社會的某些現象,揭示了社會上富有人物的生活方式和內心的矛盾狀態。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深刻的語言,以巷伯為象征,探討了人性、社會和價值觀之間的關系,引發人們對人類內心世界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