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雜詠一百首·顏魯公 / 作者:劉克莊 |
鬼質內持衡,胡雛外握兵。
一朝臨白刃,乞米老儒生。
|
|
雜詠一百首·顏魯公解釋: 《雜詠一百首·顏魯公》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劉克莊。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鬼質內持衡,
胡雛外握兵。
一朝臨白刃,
乞米老儒生。
詩意:
這首詩詞以顏魯公為題,描繪了一個戰亂時期的景象。詩中提到了兩個人物,一個是內官鬼質,另一個是外官胡雛。鬼質內持衡,指的是鬼質擔任內官,負責權衡判斷。而胡雛外握兵,則表示胡雛是外官,掌握著軍權。
詩的最后兩句描述了一個老儒生面臨生死考驗的情景。當戰亂來臨時,儒生們不再被人尊重和供養,而是面臨生計的困境,只能乞討米食過活。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動蕩時代的景象,通過對不同角色的描繪,展示了社會的混亂和人們的困境。鬼質和胡雛這兩個角色象征了政府內外的權力和武力,暗示了當時政治的黑暗和戰亂的狀態。
最后兩句以老儒生乞米為結尾,反映了文人士子在亂世中的無奈和困頓,揭示了戰亂給人們帶來的痛苦和艱辛。整首詩詞通過對細節的描寫,傳達了作者對戰亂時期社會現象的觀察和思考。
同時,這首詩詞也具有一種隱喻的意味,通過對顏魯公的描寫,暗示了當時社會的腐敗和混亂。整體上,這首詩詞以簡練的文字展現了作者對戰亂時期社會狀況的憂慮和對人民苦難的關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