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雜詠一百首·轅固 / 作者:劉克莊 |
面折公孫子,堂堂負直聲。
安知上前議,那復有黃生。
|
|
雜詠一百首·轅固解釋: 《雜詠一百首·轅固》是宋代詩人劉克莊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面折公孫子,堂堂負直聲。
安知上前議,那復有黃生。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個場景,詩人面對公孫子(公孫述)時的情景。公孫子形態威武,肩負使命,發表直言,而詩人卻感到自己無法與其平起平坐。詩人反思了自己的位置和能力,并暗示了自己對于公孫子的不及之處。
賞析:
《雜詠一百首·轅固》這首詩詞流露出劉克莊對公孫子的敬佩和自愧不如之情。其中的"面折"意味著詩人面對公孫子時的局促和不自在,而"堂堂負直聲"則強調了公孫子的威嚴和直率。詩人感到自己無法與公孫子平等對話,表示自己不足以與其相提并論。"安知上前議,那復有黃生"這兩句話表達了詩人對自身能力的懷疑和自卑感。黃生可能是指黃庭堅,一個與公孫子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的人物,詩人認為自己與黃生相比更加微不足道。
這首詩詞通過對公孫子的描繪,展現了劉克莊對于威武直言的背后的自卑感和敬佩之情。它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士人格自省的一種態度,表達了對自己能力的懷疑和對他人才華的敬重。整首詩感情真摯,文字簡練,通過對自我的反思,展現了作者對公孫子的欽佩之情,同時也映照了作者自身的不足和對更優秀人物的敬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