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竹溪中書重修縣橘二首 / 作者:劉克莊 |
古者役人常以冬,據經端自紫薇公。
杠輿梁涉猶徒步,龜筮民從見大同。
不假洛陽抱橋蠣,宛如震澤臥波虹。
春江浩渺風濤急,方待先生濟不通。
|
|
次韻竹溪中書重修縣橘二首解釋: 《次韻竹溪中書重修縣橘二首》是劉克莊所作的一首宋代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古時候,役人們常在冬天執行任務,依照經書端坐而行,由紫微公指引。挑擔杠輿仍需步行,用龜甲占卜的民眾也期待著覲見大同。不必去洛陽抱著橋蠣(橋蠣:一種能預測未來的物品),就像是躺在震澤上看著波紋中的彩虹一樣。春江浩渺,風浪洶涌,只等待先生的到來,幫助解決困境。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古代役人們在冬天執行任務的情景。詩人通過描繪他們的辛勤勞作和對未來的期待,表達了對和平與團結的向往。詩人還借用春江的景象,表達了對先生(指賢人、仁人)的期盼,希望他能幫助解決當前的困境。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古代役人的描繪展示了一種樸素而辛勤的生活狀態。詩人通過對役人們冬天工作的描寫,展示了他們的勤奮和堅持。他們不畏嚴寒,依照經書執行任務,希望能實現大同的理想。詩人用洛陽的橋蠣和震澤中的彩虹作為比喻,表達了對美好未來的向往,而春江浩渺的景象則增添了一種壯麗的氛圍。最后,詩人表達了對先生的期待,希望先生能夠幫助解決當前的困境,實現大同的理想。整首詩詞情感真摯,意境深遠,通過對古代生活的描繪,展示了對和平、團結和美好未來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