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答陳楙伯二首 / 作者:劉克莊 |
圣處分明世鮮知,古人豈是異肝脾。
謂鰲可釣無傳法,視虱如輪有悟時。
老子夢中還說夢,郎君詩外試求詩。
向來柱立埋腰雪,妙在心通不在師。
|
|
答陳楙伯二首解釋: 《答陳楙伯二首》是宋代劉克莊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圣處分明世鮮知,
古人豈是異肝脾。
謂鰲可釣無傳法,
視虱如輪有悟時。
老子夢中還說夢,
郎君詩外試求詩。
向來柱立埋腰雪,
妙在心通不在師。
詩意:
詩的第一部分表達了世人對于圣人思想的認知有限,圣人的智慧和見解是很少有人能夠理解的。古人的智慧并不是與常人不同的器官(肝脾)所致。
詩的第二部分以打破常規的比喻形式,傳達了創新的觀點。作者以鰲(一種神話中的巨龜)來比喻難以捉摸的智慧,認為智慧無法被簡單地傳授。而將虱子比作輪子則表達了只有在特定的時機和境遇下才能夠覺悟。
詩的第三部分提到了老子(道家學派的創始人)在夢中說夢,意指智者在夢中言道,揭示了智慧超越凡人的境界。郎君(指陳楙)則被要求在他的詩歌中超越表面的意境,尋求更深層次的詩意。
詩的最后部分強調了真正的智慧的來源并不在于師傅的教導,而在于個人內心的通達與開悟。
賞析:
這首詩詞以寓言和比喻的形式,表達了作者對于智慧和詩意的獨特見解。通過對圣人智慧的描述和對傳統觀念的打破,詩中傳達了創新和超越的思想。作者認為智慧是超越常人的,無法被簡單地傳授,而是需要在特定的時機和境遇下才能夠覺悟。詩中還強調個人內心的通達和開悟對于真正的智慧的重要性,而不是僅僅依賴于師傅的教導。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于智慧和詩意的深刻思考,給讀者留下了一定的思考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