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秦紀七絕 / 作者:劉克莊 |
怒發君山俄見赤,威驅海石亦遭鞭。
儒生曰山東無盜,方士云海中有仙。
|
|
讀秦紀七絕解釋: 《讀秦紀七絕》是劉克莊所作,他是宋代的一位文學家。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
怒發君山俄見赤,
威驅海石亦遭鞭。
儒生曰山東無盜,
方士云海中有仙。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讀《秦紀》時引發的思考和感慨。詩中的"君山"指的是作者所處的地方,而"見赤"則意味著他內心的憤怒和激動。詩的開頭,作者以憤怒的心情揭示了自己在讀《秦紀》時的感受。
接下來的兩句"威驅海石亦遭鞭"表達了作者對于秦朝統治的不滿。"威驅"表示秦朝施加的強制力量,而"海石"則象征著那些被壓迫和受害的人民。這兩句意味深長地傳達了作者對于統治者暴虐行為的譴責。
接著,詩中出現了儒生和方士的對話。儒生認為山東地區沒有盜賊存在,而方士卻堅稱海中存在著仙人。這兩句對百姓和權勢的對立描繪了社會的復雜性和不同人的觀點。儒生代表傳統的價值觀和道德準則,而方士則代表奇特和超自然的信仰。
整首詩以對秦朝統治的憤怒和思考為主題,通過描述作者的情感和對社會現象的觀察,揭示了那個時代的社會矛盾和人們對于權力和信仰的不同看法。同時,詩中運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增加了表達的深度和意境。這首詩詞在表達個人情感的同時,也具有一定的社會批判和思想性,體現了劉克莊作為一位文學家的思想敏銳和才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