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建陽二首 / 作者:劉克莊 |
白布裙襦雪滿顛。
攜扶傴僂拜車前。
皆言庾氏相因粟,猶是君侯不飲泉。
自昔活民須有備,即今去客愧無權(quán)。
愚公老矣癡如故,長把心燈望后賢。
|
|
過建陽二首解釋: 《過建陽二首》是宋代劉克莊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白布裙襦雪滿顛。
攜扶傴僂拜車前。
皆言庾氏相因粟,
猶是君侯不飲泉。
自昔活民須有備,
即今去客愧無權(quán)。
愚公老矣癡如故,
長把心燈望后賢。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劉克莊過建陽的景象和自己的感慨。詩中通過描寫裙襦上覆蓋的雪花、彎曲的身形向車前行禮,表達了對建陽人民貧困困苦的同情之情。詩中提到了庾氏,指代了當(dāng)?shù)氐拟资霞易澹麄円驗楣?yīng)谷物而受到贊賞,然而君侯卻不喝泉水,這暗示了貴族的奢華與百姓的貧困形成鮮明對比。
詩中還表達了作者對現(xiàn)實社會的不滿,他感嘆自古以來,活著的人都需要有所準(zhǔn)備才能生存,而如今作為客人的自己卻無法提供幫助,感到愧疚和無力。最后,作者以自己年老癡愚的狀態(tài)自嘲,表示自己一直期待著后世的賢能能夠改變社會的現(xiàn)狀。
賞析:
《過建陽二首》以簡潔的語言揭示了社會的不公和貧困的景象,表達了作者的同情和對社會現(xiàn)狀的不滿。詩詞通過對建陽人民貧苦生活的描繪,呼喚社會的改革和對弱勢群體的關(guān)注。詩中運用對比手法,將庾氏家族的奢華與君侯不飲泉水的行為作為社會不公的象征。
作者在詩中自嘲自己的無能和老朽,但也透露出對后代賢能的期望。他長期以來一直將心燈放在期待后世的賢能,寄托了對社會改革的希望。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簡練的語言、生動的描寫和反思的情感,展示了作者對社會現(xiàn)實的關(guān)切和對未來的期許,具有較高的藝術(shù)價值和社會意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