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強甫 / 作者:劉克莊 |
囝罷相依螢雪邊,安知今汝亦華顛。
寧從欸乃翁孤釣,肯要原夫輩一聯。
兒向詩中得三昧,吏鉗紙尾怕分權。
客言大尹尤謙挹,每見屏星榻必懸。
|
|
寄強甫解釋: 詩詞:《寄強甫》
朝代:宋代
作者:劉克莊
囝罷相依螢雪邊,
安知今汝亦華顛。
寧從欸乃翁孤釣,
肯要原夫輩一聯。
兒向詩中得三昧,
吏鉗紙尾怕分權。
客言大尹尤謙挹,
每見屏星榻必懸。
中文譯文:
小兒相互依偎在螢火和雪的邊上,
誰知你今天也變得如此顛倒瘋狂。
你寧愿跟隨孤獨的老翁去垂釣,
也不愿和那些言辭空洞的人聯合。
我兒啊,你在詩中領悟了深奧的道理,
我卻擔心官員會將你的文字剪裁權力。
客人說大尹的謙遜令人贊嘆,
每次看到他屏除的星星都會掛在榻上。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劉克莊的作品,題為《寄強甫》。詩中表達了作者對兒子強甫的關心和憂慮之情。
首先,詩中提到了囝罷相依螢雪邊,描述了兒子和作者相互依偎在螢火和雪的邊上。這里的"囝"是兒童的意思。作者通過這一描寫,表達了對兒子的深厚的親情和關愛之情。
接著,詩中出現了安知今汝亦華顛的句子,表達了作者對兒子突然變得瘋狂和不理智的擔憂。作者認為兒子也沉迷于世俗的榮華富貴之中,迷失了自己的本心。
然后,詩中提到了寧從欸乃翁孤釣的句子,意味著兒子寧愿跟隨一個孤獨的老人去垂釣,也不愿和那些言辭空洞的人聯合。這表明兒子對虛偽和浮華的世俗生活感到厭倦,更傾向于追求內心的寧靜和真實。
接下來,詩中出現了兒向詩中得三昧的句子,意味著兒子通過詩歌領悟了深奧的道理和真理。然而,作者卻擔心政府官員會對兒子的文字進行剪裁,以符合他們的權力和利益。
最后,詩中提到了客人稱贊大尹的謙遜和每次看到他屏除的星星都會掛在榻上的情景。這是對品德高尚的官員的贊美,也是對兒子應當效法的榜樣。
總體而言,這首詩通過對兒子的情感表達,既有對兒子的深深關愛,又有對兒子迷失于功名利祿的擔憂。詩中也展現了作者對兒子追求內心真實和品德高尚的期望,同時對社會現實和權力的剪裁表示擔憂。整體上,這首詩揭示了作者對于人性困境和家庭教育的思考,以及對真實和高尚品德的追求的關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