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曹子方運判雪中同游西湖 / 作者:蘇軾 |
詞源灩灩波頭展,清唱一聲巖谷滿。
未容雪積句先高,豈獨湖開心自遠。
云山已作歌眉淺,山下碧流清似眼。
樽前侑酒只新詩,何異書魚餐蠹簡。
|
|
次韻曹子方運判雪中同游西湖解釋:
《次韻曹子方運判雪中同游西湖》是蘇軾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波頭展開,波浪蕩漾,清唱一聲,山谷充滿回響。還未積雪,句子已經高昂,不僅僅是湖波開心,自然而然展現遠大的氣魄。云山已經成為歌的眉目,山下碧水清澈如同眼睛。在酒杯前,享受著新詩的款待,這與書魚用蠹簡為食有何異。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蘇軾與曹子方在雪中共同游覽西湖的情景。蘇軾通過描繪波浪翻滾、山谷回響的景象,表達了自然的壯麗和宏大。他將湖波的快樂與自己的情感相聯系,認為湖波和自己一樣遠大開放。他把云山比作歌的眉目,將山下碧水比作清澈的眼睛,展示了對自然景色的贊美。最后,他用樽酒和新詩相比,暗示自己寫作的豪情壯志,與書魚以蠹簡為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賞析:
這首詩詞以蘇軾擅長的寫景手法,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情感的結合,表達了浩渺壯麗的意境。詩中運用了波浪、山谷、雪景等意象,通過形象生動的描繪,給讀者帶來強烈的視覺感受。蘇軾以自然景色為媒介,表達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將湖波與自己的心境相聯系,展現了詩人豪情壯志的一面。
詩詞中還融入了對自然景色的贊美,將云山比作歌的眉目,山下碧水比作清澈的眼睛,形成了意象鮮明的描繪。這種寫景手法使讀者能夠感受到作者對自然美的熱愛和贊美之情。
最后,蘇軾以樽酒和新詩作為自己的表達方式,與書魚以蠹簡為食形成了對比。通過這種對比,詩人表達了自己對寫作的熱愛和追求,以及對傳統文化的重視。整首詩詞以詩人獨特的思維和情感展示了對自然和文學的熱愛,給人以深刻的啟迪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