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金仙玢上人主講隆壽院 / 作者:劉克莊 |
昔委荊榛誰起廢,今增輪奐不為奢。
微神通力營經藏,經海潮音轉法華。
況有緊幫王打供,豈無長者子傾家。
此行非作衣缽計,饒益尤多等算沙。
|
|
送金仙玢上人主講隆壽院解釋: 這首詩詞是劉克莊創作的《送金仙玢上人主講隆壽院》,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昔日委身于荊榛之中,不知是誰使廢寺復興;
如今隆壽院盛況空前,卻并非奢侈心態的增添。
微小的神通力量,建設了經典的藏經之地;
經海潮音中,轉載了法華經的聲音。
此外,還有緊密相助的王打供,
又豈會沒有家徒壁立的長者子弟。
此行非為了衣缽的計算,
而是富有滿滿的助益,更勝過沙數的算計。
詩意:
這首詩詞是劉克莊送別金仙玢上人前往隆壽院主講的作品。詩中描繪了隆壽院的現狀和僧人們的奉獻精神。詩人稱贊了金仙玢上人的功績,他使廢寺得以復興,并且以微小的神通力量建立了一個宏大的藏經之地。隆壽院成為經海潮音中傳承法華經的場所。詩人還提到有人緊密相助并支持金仙玢的事業,而且不會讓長者的子弟家破人亡。詩人認為金仙玢的行動不是為了追求衣食,而是帶來了巨大的利益,超過了沙數的計算。
賞析:
這首詩詞贊美了金仙玢上人及其主講的隆壽院。詩人通過對隆壽院的描述,表達了對這個寺廟的敬仰和贊揚。詩中的"委荊榛"指的是廢寺的狀態,而"輪奐"則指寺廟的繁榮。詩人認為金仙玢上人的工作不僅僅是為了奢侈和虛榮,而是出于一種對佛法的真誠熱愛和奉獻精神。他以微小的神通力量,建設了一座藏經之地,使隆壽院成為傳承佛教經典的重要場所。詩人也提到了支持金仙玢的人們,包括王打供和長者子弟,他們的幫助和支持使得金仙玢的事業得以順利進行。詩人最后指出,金仙玢的行動所帶來的利益是無法用沙數計算的,意味著其價值和功績是無法估量的。
這首詩詞通過對金仙玢上人和隆壽院的贊美,表達了對佛教事業的敬仰和欽佩之情。詩人借此歌頌了金仙玢的奉獻精神和努力,以及隆壽院的重要地位和影響力。整體上,這首詩詞展現了詩人對佛教事業的認同和對僧人奉獻精神的贊揚,同時也展示了他對隆壽院的景仰和敬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