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蚊二首 / 作者:劉克莊 |
昔曾蹴龍象,而況爾區區。
敢以一只口,當吾七尺軀。
□生形猥瑣,撲殺血模糊。
欲換秋衣著,渠猶戀布襦。
|
|
蚊二首解釋: 這首詩詞是宋代劉克莊的《蚊二首》。這首詩以幽默的筆調表達了作者對蚊子的無奈和憤怒之情。由于有缺失的字句,我將盡力分析詩意和賞析,但可能會對整體理解產生一些影響。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的解析:
《蚊二首》
昔曾蹴龍象,而況爾區區。
敢以一只口,當吾七尺軀。
□生形猥瑣,撲殺血模糊。
欲換秋衣著,渠猶戀布襦。
詩詞的中文譯文:
過去曾經踢過龍象,更何況你這區區蚊子。
你敢用一個口,與我這七尺身軀對抗。
你的生存形態卑微,撲殺后血跡斑斑。
我想換上秋衣,可你還舍不得布襦。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戲謔的語氣表達了作者對蚊子的諷刺和不滿。首先,作者提到自己曾經踢過龍象,強調自己的力量和威嚴。然后,作者嘲諷蚊子,稱其為區區之物,僅僅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昆蟲。雖然蚊子體型渺小,卻敢與作者的七尺高大身軀對抗,這種對比營造了一種幽默的氛圍。
接下來,詩中出現了缺失的字句,無法準確理解。然而,從下文可以推測,蚊子被作者打死后,血液弄臟了衣服,這一情景表達了作者對蚊子的憤怒。最后兩句詩描述了作者想要換上新的秋衣,但蚊子似乎還留戀著作者的舊衣服,這也是一種幽默的描寫。
整體而言,這首詩以夸張和幽默的手法,以小昆蟲與人的對比來表達作者對蚊子的不滿和憤怒。詩中運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將平凡的蚊子與偉大的龍象和作者的高大身軀進行對比,形成了一種諷刺的效果。這首詩對于日常生活中的瑣事進行了幽默的刻畫,展示了作者的機智和幽默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