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轅固 / 作者:劉克莊 |
非竇太皇崇老子,呵公孫子詫周公。
漢廷可是無驍勇,刺彘須煩九十翁。
|
|
轅固解釋: 《轅固》是宋代劉克莊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轅固
非竇太皇崇老子,
呵公孫子詫周公。
漢廷可是無驍勇,
刺彘須煩九十翁。
【中文譯文】
不是竇太皇崇拜老子,
唉呀,公孫子對周公感到驚訝。
漢朝的廷臣只有智謀而無勇猛,
刺殺豬需要麻煩九十歲的老人。
【詩意解析】
這首詩通過對歷史人物和時代的對比,表達了劉克莊對當時社會現象的思考和批評。詩中提到了竇太皇、老子、公孫子、周公等歷史人物,以及漢朝的廷臣和刺殺豬的場景,這些形象的對比和反差揭示了作者對時代現象的不滿和思考。
首先,詩中提到了竇太皇崇拜老子,竇太皇是指竇皇后,她是北齊文宣帝高洋的皇后,對老子的崇拜反映了當時社會上一些人對于道家思想的推崇和追求。
接著,公孫子對周公感到驚訝,這里引用了《公孫大娘》的典故,公孫大娘是孟子的妻子,她對于孟子的學問和思想表示欽佩和驚嘆。這里作者通過對公孫子和周公的對比,暗示當時社會上對于孔子思想的尊崇和傳承。
然而,漢朝的廷臣卻只有智謀而無勇猛,這表達了作者對于當時政治官員缺乏勇猛精神和實際行動的失望和不滿。作者認為政治官員應該具備驍勇的品質,而不僅僅是智謀。
最后一句描述了刺殺豬需要麻煩九十歲的老人,這里通過對刺殺豬的描寫,暗示了當時社會上某些事情需要依賴老人的智慧和經驗,而年輕人則顯得力量不足和無能為力。
【賞析】
《轅固》通過歷史人物和時代現象的對比,展示了作者對于當時社會的思考和批評。詩中的竇太皇、公孫子、周公等歷史人物形象,以及對漢朝廷臣和刺殺豬的描述,都具有鮮明的對比和反差效果。
詩詞中的反差和對比,呈現了作者對于時代現象的不滿和思考,表達了對于政治官員缺乏勇猛精神的失望和對于傳統思想傳承的關注。同時,通過對于老人智慧和經驗的贊美,也展示了作者對于老年人的尊重和敬仰。
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展示了作者的觀點,通過對歷史人物和時代現象的描繪,傳達了深刻的內涵和思想。讀者在欣賞這首詩詞時,可以深入思考作者對于時代價值觀的批判和對于傳統思想的思考,以及對于勇猛精神和智慧經驗的重視。同時,也可以體味其中對于歷史人物形象的巧妙運用和對比手法的運用,展現了作者獨特的藝術表達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