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雜記五言十首 / 作者:劉克莊 |
愚哲皆根性,巫醫(yī)各有傳。
參禪才一宿,學幻費三年。
|
|
雜記五言十首解釋: 《雜記五言十首》是宋代詩人劉克莊的作品之一。這首詩通過十個五言句子,描繪了一些人物和他們的行為。以下是《雜記五言十首》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1.愚哲皆根性。
無論是愚人還是智者,他們的本性都是相同的。
2.巫醫(yī)各有傳。
巫和醫(yī)這兩個職業(yè)都有各自的傳統(tǒng)和傳承。
3.參禪才一宿。
參禪修行需要的才能只需一宿之間。
4.學幻費三年。
學習戲法需要花費三年的時間。
這首詩以簡練的文字表達了一些人物和行為,展示了不同人群和他們的特點。詩詞沒有直接提供具體情節(jié),而是通過簡潔的句子勾勒了人物形象和行為方式,給讀者留下了一些想象空間。
這首詩的主題可以理解為人性的共通性和個體的差異性。作者認為無論是愚人還是智者,他們的根性都是相同的,都是人類普遍的特點。然而,詩中提到的巫和醫(yī)兩個職業(yè)卻有各自的傳統(tǒng)和傳承,暗示了個體差異和不同行業(yè)的特殊性。
詩中還提到了參禪和學幻兩種相對特殊的行為。參禪修行被描繪為一種需要的才能只需一宿就能獲得的修行方式,這里可能蘊含著對于修行的簡單化和追求快速成就的批判。而學習戲法則需要花費三年的時間,暗示了學習某些技能或藝術需要長期的努力和耐心。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于人性和行為方式的思考,同時也透露出對于社會現(xiàn)象和個體差異的觀察。這種簡練的寫作風格和抽象的表達方式給讀者留下了一些思考的余地,同時也展示了作者的才華和詩意的深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