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寧示邊報走筆戲贈 / 作者:劉克莊 |
曾客嫖姚與伏波,慣騎生馬擁雕戈。
金臺有命終須筑,鐵硯無功亦且磨。
見說帛書來汝洛,又傳氈帳迫淮河。
只今西北多機會,吾子南歸意若何。
|
|
鄭寧示邊報走筆戲贈解釋: 《鄭寧示邊報走筆戲贈》是宋代劉克莊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曾客嫖姚與伏波,
慣騎生馬擁雕戈。
金臺有命終須筑,
鐵硯無功亦且磨。
見說帛書來汝洛,
又傳氈帳迫淮河。
只今西北多機會,
吾子南歸意若何。
詩意:
這首詩詞以邊疆將士鄭寧致辭告別的形式表達了詩人的思考和感慨。詩人劉克莊通過描繪鄭寧的軍旅生涯和對將士生活的思考,表達了對邊疆守護者的敬意和對戰爭的思考。
賞析:
這首詩詞以“曾客嫖姚與伏波,慣騎生馬擁雕戈”開頭,描述了鄭寧作為將軍的過去經歷,曾經參與過與嫖姚、伏波等敵方的戰斗,習慣于騎著生龍活虎的戰馬,手握雕飾華麗的戰戈。
接下來的兩句“金臺有命終須筑,鐵硯無功亦且磨”,表達了鄭寧對自己未來的期望和思考。金臺指的是皇帝的御階,有命讓他筑臺,意味著他受到皇帝的重用,但他認為只有實際的建功立業才有意義,而鐵硯代表文官的功名,他認為雖然自己沒有在文職上取得成就,但也不會因此而放棄努力。
接下來的兩句“見說帛書來汝洛,又傳氈帳迫淮河”,描述了鄭寧在邊疆的生活和戰斗的緊張情景。帛書和氈帳分別代表文書和戰爭,通過這樣的描寫,詩人展現了邊疆將士的艱辛和危險。
最后兩句“只今西北多機會,吾子南歸意若何”,詩人通過這兩句表達了對鄭寧的詢問和思考。西北多機會意味著戰爭在邊疆依然存在,吾子南歸則是對鄭寧歸鄉的期盼和問詢。
整首詩詞通過描寫邊疆將士的生活、戰斗和思考,表達了對他們的敬意和對戰爭的思考。展現了邊疆將士的堅韌和忠誠,同時也反映了戰爭給人們帶來的痛苦和無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