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念奴嬌(三和) / 作者:劉克莊 |
戲衫拋了,下棚去、誰笑郭郎長袖。
小小草庵無寶貝,何必神呵鬼守。
黃奶篝燈,青奴拂榻,莫要他桃柳退之二妾。
客來問字,此翁高臥搖首。
仿佛曾子當年,商歌滿屋,衣不完衿肘曾子捉衿而肘見。
混沌若教休鑿竅,巧歷安知其壽。
文叔故人,仲華幾個,輸與羊裘叟。
浮生如寄,切身之物惟酒。
|
|
念奴嬌(三和)解釋: 《念奴嬌(三和)》是宋代劉克莊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念奴嬌(三和)
戲衫拋了,下棚去,
誰笑郭郎長袖。
小小草庵無寶貝,
何必神呵鬼守。
黃奶篝燈,青奴拂榻,
莫要他桃柳退之二妾。
客來問字,此翁高臥搖首。
仿佛曾子當年,商歌滿屋,
衣不完衿肘曾子捉衿而肘見。
混沌若教休鑿竅,巧歷安知其壽。
文叔故人,仲華幾個,
輸與羊裘叟。
浮生如寄,切身之物惟酒。
譯文:
懷念奴嬌(三和)
戲裝丟棄,進入棚舍,
誰會嘲笑郭郎長袖。
小小的草庵里沒有財寶,
何必神呵鬼守。
泛黃的乳酪,篝火明亮,
青色的奴婢整理床榻,
不要他將桃柳拋棄那兩位妾室。
客人前來問字,老翁高臥搖頭。
仿佛是曾子當年,
商歌充滿屋宇,
衣服上的衣襟肘部曾子握襟而見到肘。
混沌若有人教他停止鉆研,
巧妙的歷法又怎么知道其壽命。
文叔是故人,仲華幾位朋友,
輸給了羊裘的老者。
人生如同借宿,
唯有酒能深切體會其中的滋味。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個清貧的生活場景,表達了詩人對世俗功名和物質財富的淡漠態度。詩中的"念奴嬌"意指懷念奴嬌,可能是寓指自己的妻子或戀人。詩人通過描繪草庵中的平凡生活,表達了一種超脫世俗的心境和對自由自在的追求。
詩中出現了"戲衫拋了,下棚去"的形象描寫,詩人主動放下虛榮的世俗裝飾,追求內心的自由。"小小草庵無寶貝"表明詩人對財富的不重視和對物質束縛的反抗。詩句"何必神呵鬼守"表達了詩人對權勢、名利的淡然態度。
詩中還描繪了黃奶篝燈、青奴拂榻的情景,通過這些日常細節,詩人展示了質樸自然的生活狀態。他不希望被世俗的風花雪月所困擾,而是在寧靜的生活中追求內心的滿足。
詩中引用了曾子和歷史典故,以突出詩人對于學問和智慧的追求。"仿佛曾子當年,商歌滿屋"表達了詩人對曾子的崇敬和對學問的向往。詩句"衣不完衿肘曾子捉衿而肘見"意味著詩人渴望通過學問和思考來認識世界,不被表面的物質所迷惑。"混沌若教休鑿竅,巧歷安知其壽"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宇宙的奧秘的探索和思考。
最后幾句表達了詩人對友情和人生的感慨。文叔和仲華是詩人的故友,輸給了羊裘叟,這里反映了人世間的得失和無常。詩人以"浮生如寄"來形容人生,意味著人生如同暫時借住的旅館,唯有酒能讓人深刻體驗其中的滋味,借此表達了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通過對日常生活的描繪和對學問、人生的思考,表達了詩人對于物質追求的淡漠態度和對自由、內心追求的渴望。通過對詩人內心世界的抒發,表達了一種超脫塵世的精神追求和對真正價值的追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