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念奴嬌(二和) / 作者:劉克莊 |
并游英俊,從頭數、富貴消磨誰紀。
道眼看來,嘆人生如寄,家如旅邸。
教婢羹藜,課奴種韭,聊誑殘牙齒。
草堂綿_,百年棲托于此。
歲晚筆禿無花,探懷中殘錦,翦裁余幾。
腰腳頑麻,賜他靈壽杖,也難扶起。
離絕交游,變更名姓,日暮空山里。
老儋復出,不知誰氏之子。
|
|
念奴嬌(二和)解釋: 《念奴嬌(二和)》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劉克莊。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并游英俊,從頭數、富貴消磨誰紀。
道眼看來,嘆人生如寄,家如旅邸。
教婢羹藜,課奴種韭,聊誑殘牙齒。
草堂綿_,百年棲托于此。
歲晚筆禿無花,探懷中殘錦,翦裁余幾。
腰腳頑麻,賜他靈壽杖,也難扶起。
離絕交游,變更名姓,日暮空山里。
老儋復出,不知誰氏之子。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劉克莊對逝去歲月的回憶和對人生無常的思考。詩中表達了對富貴的消逝和光陰的流逝的感慨。
詩的開篇,“并游英俊,從頭數、富貴消磨誰紀。”表達了人們在追求富貴過程中,往往會忽視時間的流逝,最終導致富貴的消逝。接下來的幾句“道眼看來,嘆人生如寄,家如旅邸。”則表達了詩人對人生短暫和家庭的無常感到嘆息。
接下來的幾句通過描繪日常生活中瑣碎的細節,如教婢做飯、奴隸種植蔬菜等,展示了平凡生活中的忙碌和無常。詩句“草堂綿_,百年棲托于此。”則表達了詩人對于自己的住所的執著,將其比作百年的棲身之所。
詩的后半部分表達了詩人對年華老去和時光流逝的感慨。詩中提到筆禿無花、懷中殘錦等形象,象征著詩人的才華和青春的消逝。腰腳頑麻則是指詩人年老體衰,即便賜予靈壽杖也難以扶起。
最后幾句描述了詩人與交游的離絕、改變名姓,并感慨地說到“日暮空山里”,意味著詩人在晚年時孤獨地居住在空山之中。最后一句“老儋復出,不知誰氏之子。”則表達了詩人對于時過境遷、自己名聲盡失的感慨和困惑。
整首詩以平實的語言表達了時光流轉和人生無常的主題,揭示了詩人對于富貴榮華的消逝和人生虛幻的思考。通過對生活瑣碎細節的描寫,展示了詩人對于短暫人生和易逝時光的深切感慨,給人以深思和思考人生意義的啟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