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念奴嬌(五和) / 作者:劉克莊 |
隆乾間事,兩翁有、手澤遺編曾紀。
余掌蘭臺修纂到,景定初開忠邸。
壞起復麻,奮涂歸筆,嚼碎張巡齒。
德音猶在,非卿何足語此。
老來茲事都休,問門前賓客,今朝來幾。
達汝空函,投伊大甕內,誰曾提起。
丹汞灰飛,黃粱炊熟,跳出槐宮里。
兒童不識,禿翁定是誰子。
|
|
念奴嬌(五和)解釋: 這首詩詞是宋代劉克莊創作的《念奴嬌(五和)》。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隆乾間事,兩位老人有一部手跡遺留下來的編年紀事。我掌管著蘭臺的修纂工作,景定初年開始修建忠誠的宅邸。起初宅邸破敗不堪,我努力奮筆涂鴉,咬碎了張巡的牙齒。美德的聲音依然存在,不足以形容你的卓越之處。老來的事情都已休止,問問門前的客人,今天有幾位前來。我給你寫了一封空空的信函,投入了你那大甕里,誰曾提起過。丹汞灰塵飛揚,黃粱煮熟,跳出了槐宮。孩子們不認識,禿頂的老人定是誰的子孫。
詩意和賞析:
《念奴嬌(五和)》是劉克莊寫給自己的詩,表達了他對過去的回憶和對自己的認識。詩中描述了一位擔任修纂工作的老人,他在蘭臺上修整文獻,修建宅邸,以及寫信給別人。他回顧了自己努力工作的經歷,但也感到自己的努力和才華無法被完全理解和贊美。他認為自己的美德和聲名不足以表達他的價值和成就。
詩中還提到了老來事情都已休止,這可能意味著作者已經年老退休,不再從事修纂等工作。他詢問門前的客人,今天有幾位前來,表達了寂寞和思念之情。他寫了一封空空的信函,投入了一個大甕,但沒有人記得或提起這件事。這可能意味著他的努力和貢獻被忽視或遺忘了。
詩中還涉及到丹汞灰飛、黃粱炊熟的意象,這些象征著光陰的流逝和歲月的變遷。孩子們不認識禿頂的老人,表示他的功績和名聲已經逐漸被遺忘,無法被后人所理解和傳承。
整首詩表達了作者對自己努力工作和成就的思考和反思,以及對時光流逝和被遺忘的憂慮。它描繪了一個老人對過去的回憶和自我認知的內心世界,展示了人生的無常和歲月的無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