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蘭花慢(送鄭伯昌) / 作者:劉克莊 |
古人吾不見,君莫是、鄭當時。
更筑就山房,躬耕谷口,名動京師。
諸公任他袞袞,與杜陵野老共襟期。
有客至門先喜,得錢沽酒何疑。
昔年連轡柳邊歸。
陳跡恍難追。
況種桃道士,看花君子,回首皆非。
相逢故人問訊,道劉郎、老去久無詩。
把作一場春夢,覺來莫要尋思。
|
|
木蘭花慢(送鄭伯昌)解釋: 《木蘭花慢(送鄭伯昌)》是宋代劉克莊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古人吾不見,君莫是、鄭當時。
更筑就山房,躬耕谷口,名動京師。
諸公任他袞袞,與杜陵野老共襟期。
有客至門先喜,得錢沽酒何疑。
昔年連轡柳邊歸。
陳跡恍難追。
況種桃道士,看花君子,回首皆非。
相逢故人問訊,道劉郎、老去久無詩。
把作一場春夢,覺來莫要尋思。
詩意:
這首詩詞是劉克莊送給鄭伯昌的作品。詩人開篇表達了自己未能見到古人和當時的鄭伯昌,暗示了時光的流轉和人事的無常。接著,詩人提到了自己勤奮耕種、名聲傳遍京師的生活狀態,與杜陵野老相互支持,親近自然。詩人表示不論其他人怎樣追求功名,他與杜陵野老心靈相通,志同道合。當有客人來訪時,他先是高興地迎接,而得到錢財則毫不猶豫地用于購買酒。回首往事,詩人回憶起自己年輕時曾經馳騁在柳樹邊,但現在過去的痕跡已經模糊難辨。接著,詩人以修道的桃花和欣賞花草的君子作對比,指出這兩者都與他的生活觀念不符。最后,詩人與故友相逢,對方詢問他的近況,他坦言自己已經老去,已經久違了寫詩的心情。詩人告誡自己不要再尋思過去,而是將它們作為一場春夢,覺醒后不要再糾纏其中。
賞析:
《木蘭花慢(送鄭伯昌)》以簡練的語言展示了詩人的生活態度和思考。詩人通過自我描述和對比,表達了對功名利祿的淡漠態度,強調了與自然相處、與朋友共同追求理想的重要性。詩中的木蘭花和桃花等自然景物被運用,與詩人的心境相呼應。詩人對過去的回憶充滿了迷離和無奈,但他并不沉溺于往事,而是以一種豁達的心態面對,并鼓勵自己不要再追尋過去的虛幻。整首詩以簡練明快的語言,傳達了對功名利祿的看透和對自然、朋友的珍視,展示了一種超脫塵世的心態和對人生的深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