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滿江紅(端午) / 作者:劉克莊 |
梅雨初收,渾不辨、東陂南蕩。
清旦里、鼓鐃動地,車輪空巷。
畫舫稍漸京輦俗,紅旗會踏吳兒浪。
共葬魚娘子斬蛟翁,窮歡賞。
麻與麥,俱成長。
蕉與荔,應來享。
有累臣澤畔,感時惆悵。
縱使菖蒲生九節,爭如白發長千丈。
但浩然一笑獨醒人,空悲壯。
|
|
滿江紅(端午)解釋: 《滿江紅(端午)》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劉克莊。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梅雨初收,看不清、東陂和南蕩。
清晨里,鼓鐃震動著大地,車輪空蕩巷。
畫舫逐漸變得像京輦一樣普通,紅旗會踏吳兒浪。
共同葬送了魚娘子,斬了蛟翁,窮盡了歡愉賞玩。
麻和麥,都茁壯成長。
蕉和荔,應該來享受。
有一些辛勞的官員在澤畔,感受時代的惆悵。
即使菖蒲長出九節,也比不上白發長千丈。
但是坦然一笑,獨自醒悟,雖然空悲壯。
詩意和賞析:
《滿江紅(端午)》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端午節的景象,展示了作者對時代變遷和人生的思考。
詩的開頭描述了梅雨剛剛收尾,景色模糊不清,東陂和南蕩兩個地名可能是指具體的地方,也可以理解為泛指江南的水鄉風景。接著描寫了清晨時分,鼓鐃聲震動大地,車輪在空蕩的巷子中回蕩,營造出熱鬧的氛圍。
詩的下半部分描述了端午節的慶祝活動。畫舫逐漸變得尋常,紅旗上的人們踏著吳兒浪(吳兒浪是指江南地區的波浪),一起參與慶祝活動。詩中提到了共同葬送魚娘子和斬蛟翁,這些都是與端午節傳說故事相關的人物,表達了人們歡慶節日的心情。
接下來的幾句描述了農作物的成長,麻和麥都茁壯成長,蕉和荔則應該來享受,展現了豐收的喜悅。
詩的最后幾句表達了作者對時代的感慨和人生的思考。詩中提到有一些辛勞的官員在澤畔,感受時代的惆悵,可能暗指官場的困惑和疲憊。雖然菖蒲長出九節,但作者認為這并不及得上白發長千丈,表達了對年華易逝的感慨。然而,作者仍然坦然一笑,獨自醒悟,雖然感嘆時光的流轉,卻能夠保持豁達的心態。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端午節的場景和作者對時代變遷和生命的思考,表達了作者對繁華與變遷的感慨,以及對堅守信仰、保持豁達心態的態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