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賀新郎(五用韻·讀坡公《和陶詩 / 作者:劉克莊 |
行樂尤宜少。
憶坡公、洞簫聽罷,劃然長嘯。
四海共知霜鬢滿,莫問近來何妙。
也不記、金蓮曾照。
老沒太官糕酒分,把茱萸、便準登高了。
齊得喪,等嘻笑。
集無韓子潮州表。
數當時、南遷者眾,北歸人少。
赤壁玉堂均一夢,此豈蠻煙能夭。
與同叔、俱嘗知道。
誰問進賢冠底說,畫出來、不似眉山帽。
秋菊盞,獻公_。
|
|
賀新郎(五用韻·讀坡公《和陶詩解釋: 這首詩詞是宋代劉克莊所作,題為《賀新郎(五用韻·讀坡公《和陶詩》,其九篇為重九作,乃敘坡事而賦之)》。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行樂尤宜少。
憶坡公、洞簫聽罷,劃然長嘯。
四海共知霜鬢滿,莫問近來何妙。
也不記、金蓮曾照。
老沒太官糕酒分,把茱萸、便準登高了。
齊得喪,等嘻笑。
集無韓子潮州表。
數當時、南遷者眾,北歸人少。
赤壁玉堂均一夢,此豈蠻煙能夭。
與同叔、俱嘗知道。
誰問進賢冠底說,畫出來、不似眉山帽。
秋菊盞,獻公_。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慶賀新郎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新婚之喜和對友人坡公的懷念之情。整首詩抒發了作者對人生的感慨和對友情的珍視。
首先,詩開頭表達了行樂應適度的觀點,即行樂宜適度,不可過度。接著,作者回憶起與坡公一起聽洞簫的場景,由此引發了他的長嘯之情,表達了他內心的激動和喜悅。
接下來的幾句描述了坡公的形象,指出他已經年過花甲,但依然精神矍鑠,這種事情已經為人所共知,所以不必再問他的新近何妙之處。作者還回憶起金蓮昔日的事情,金蓮是坡公的妻子,他們曾一同歡樂過。老去后,他們沒有享受太官的美酒佳肴,只拿著茱萸果實,便能登高作樂。這里表達了對老年生活的逍遙自在和對俗世名利的超脫。
接著詩中提到集會時的歡笑,但又暗示著人生的離散,回憶起了當時南遷的朋友們,他們成群結隊地南下,而北歸的人卻寥寥無幾。詩中提到了赤壁玉堂,指的是歷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戰和赤壁會面,暗示著當時的盛況已經過去,人們的夢想也如同煙云般虛幻。這里表達了對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感慨。
最后幾句提到作者與同叔一起經歷了很多,他們都理解彼此的心境。詩中還用了進賢冠底和眉山帽的比喻,進賢冠底指的是位高權重的官員,而眉山帽是普通百姓所戴的帽子,暗示著作者不以官職高低論人,認為真正的才德不在于外在的裝飾。最后一句提到秋菊盞和獻公的字樣,這里暗示著作者所表達的是對友情的珍視和對真正的價值的追求。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新郎的喜慶場景和對友人坡公的懷念,抒發了作者對人生變遷和友情的感慨。他表達了對過度享樂的警醒,對年老仍保持激情和逍遙自在的向往,對名利權勢的超脫和對真正的價值的追求的態度。這首詩詞以簡潔凝練的語言,表達了深刻的情感和思考,展現了作者的人生智慧和情感世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