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字至七字詩·書(同王起諸公送白居易分司東都作) / 作者:范堯佐 |
書。
憑雁,寄魚。
出王屋,入匡廬。
文生益智,道著清虛。
葛洪一萬卷,惠子五車馀。
銀鉤屈曲索靖,題橋司馬相如。
別后莫暌千里信,數封緘送到閑居。
|
|
一字至七字詩·書(同王起諸公送白居易分司東都作)解釋: 一字至七字詩·書(同王起諸公送白居易分司東都作)
憑雁,寄魚。
出王屋,入匡廬。
文生益智,道著清虛。
葛洪一萬卷,惠子五車馀。
銀鉤屈曲索靖,題橋司馬相如。
別后莫暌千里信,數封緘送到閑居。
中文譯文:
憑借著雁兒傳話,寄托了心中暖融的深情。
離開王家的屋舍,來到陣地上的居所。
文采生輝,使智慧得以增益,領悟到了清虛之道。
蛾眉葛洪的著作有一萬卷,思想家惠施的馬車不勝負荷。
以銀鉤藻尺的彎曲,題寫著橋上司馬相如的佳句。
別后,不要再有千里之隔的消息,多少封信封緘寄到我閑居上。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范堯佐在同王起等諸公送白居易離開做分司去東都的時候所作,表達了他對白居易的思念和祝福之情。
詩的開頭,作者憑借雁兒傳遞心中深情,寄托著對白居易的關懷和思念。接著,詩人表達了對白居易離開王家屋舍,來到新的陣地居所的祝福和祈福。
在描繪白居易的才學方面,范堯佐形容他的文采生輝,使智慧得以增益,領悟到了清虛之道。這里可以看出白居易在文學和思想方面的卓越才華。
接下來,范堯佐以葛洪、惠施為例,形容了他們的著作和智慧。葛洪有一萬卷的著作,而思想家惠施的馬車則無法承載那么多書籍。
在最后的兩句中,范堯佐提醒白居易,希望別后不要再有千里之隔的消息,他會寄送多封信件到白居易的閑居上,以表達他對白居易的思念和留戀。
整首詩通過描繪白居易的背景和才華,表達了詩人對他的祝福和思念之情。通過幾個例子的對比,也可以看出詩人對智慧和才學的崇敬和贊美。并以樸實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白居易的期盼和懷念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