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塞北春日思歸 / 作者:陳子良 |
我家吳會青山遠,他鄉關塞白云深。
為許羈愁長下淚,那堪春色更傷心。
驚鳥屢飛恒失侶,落花一去不歸林。
如何此日嗟遲暮,悲來還作白頭吟。
|
|
于塞北春日思歸解釋: 《于塞北春日思歸》是唐代陳子良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人遠離家鄉,在他鄉的邊塞,回憶起了故鄉的青山和白云,由于長期離鄉在外,思念之情油然而生,不禁淚流滿面。春天的美麗景色更加使他心傷。驚鳥飛過常常失去伴侶,落花一去不再回到林中。詩人感慨這個時節的逝去,悲傷之情油然而生,才使他唱出了白頭老人的慨嘆之歌。
中文譯文:
我家在吳地,青山遠離我,
他鄉邊塞的白云很深。
思念之情引來淚水,
春天的美景更加令人心傷。
驚鳥常常飛得丟失了侶伴,
落花一去不再回歸林中。
如何是此時,我感嘆時光的消逝,
悲傷之情讓我唱起白頭老人的歌。
詩意分析:
詩人遠離家鄉,在他鄉的邊塞,對故鄉甚為想念,思鄉之情表達深沉。他觸景生情,面對春天的美景卻倍感傷心,借春景折射出自己內心的痛苦和無奈。他在邊塞流落久了,孤獨寂寞的生活使他更加懂得珍惜家鄉的美好,對流逝的時光和生命感到悲嘆。這首詩以春天的景色作為背景,以流離失所的思鄉之情為主題,抒發了詩人在邊塞生活的苦悶之感。
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在邊塞思鄉之情和流離失所的苦悶。通過背景的春景、描繪的鳥和花的比喻,詩人將自己的情感表達得具體細膩,引起讀者深深的共鳴。詩人的悲傷和惆悵透過詩的線索表現出來,由內而外傳遞給讀者。整首詩抒發了對家鄉和過去的深深留戀之情,以家鄉離別和歲月流逝的感嘆作為結尾,表達了詩人對人生無常和歲月流轉的思考。這首詩在感情表達的真切與細致上具有獨特的審美價值,體現了唐代的邊塞詩風,顯示了邊塞生活中詩人獨特的感慨和哀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