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陶郭主簿二首 / 作者:蘇軾 |
雀{彀弓換成鳥}含淳音,竹萌抱靜節。
誦我先君詩,肝肺為澄澈。
猶如鳴鶴和,未作獲麟絕。
愿因騎鯨李,追此御風列。
丈夫貴出世,功名豈人杰。
家書三萬卷,獨取服食訣。
地行即空飛,何必挾日月。
|
|
和陶郭主簿二首解釋:
詩詞:《和陶郭主簿二首》
朝代:宋代
作者:蘇軾
雀{彀弓換成鳥}含淳音,
竹萌抱靜節。
誦我先君詩,
肝肺為澄澈。
猶如鳴鶴和,
未作獲麟絕。
愿因騎鯨李,
追此御風列。
丈夫貴出世,
功名豈人杰。
家書三萬卷,
獨取服食訣。
地行即空飛,
何必挾日月。
中文譯文:
雀兒換掉弓,成為鳥兒含著純正的音調,
竹子發芽抱著靜謐的氣節。
吟詠我的先君的詩詞,
我的肝肺因此清澈明亮。
就像鳴叫的鶴兒一樣,
還沒有達到捕獲神獸的境地。
但愿能騎著鯨魚,追隨李太白,
追求那御風的飄逸。
丈夫應該珍視超凡的世界,
功名地位難以成為杰出的人物。
家中著作三萬卷,
只追求服食的秘訣。
地上行走即是空中飛翔,
為何還需要攜帶太陽和月亮呢?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蘇軾寫給陶郭主簿的二首詩中的第一首。詩中表達了蘇軾對陶郭主簿的贊美和對自身的思考。詩的開頭,蘇軾以雀兒換掉弓,并成為鳥兒,表達了對陶郭主簿純正品性的贊賞。接著,他以竹子發芽抱靜節,比喻陶郭主簿有著清靜的內心和節制的品性。在詩的后半部分,蘇軾表達了對自身的思考,他吟詠先君的詩詞,讓自己的肝肺也變得澄澈明亮。他希望自己能像鳴叫的鶴一樣,追求卓越而未能達到的目標,愿意追隨李太白騎著鯨魚,追求御風的飄逸。最后,他表達了對丈夫貴出世的理解,認為功名地位并不一定代表杰出,對他來說,家中的著作三萬卷,只追求服食的秘訣。最后兩句是對現實生活的一種思考,他認為地上行走已經有如空中飛翔,所以沒有必要再挾帶太陽和月亮。
整首詩以對陶郭主簿的贊美和對自身的思考為主題,展示了蘇軾對品性的追求和對功名地位的思考。通過對自然的比喻和對先君詩詞的吟詠,詩中表達了追求卓越、追求精神境界的理念。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內在品性和追求的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和內涵的詩作。
|
|